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定西市漳县实施精神扶贫工程见闻
原标题: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漳县实施精神扶贫工程见闻
本报记者 杨世智 通讯员 闫宝明
为了进一步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漳县今年以来认真实施以“扶志”“扶智”为主的精神扶贫工程,从“思想、志气、智力”等方面入手实施精神扶贫,积极探索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精准脱贫的新路子。
凝聚脱贫合力
漳县把扶贫与扶志紧密结合起来,破除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激发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新寺镇骆山村村民骆爱民家有4口人,曾经由于女儿上学而导致家庭贫困。
“以前我除了种田,没有其他想法。后来,帮扶干部经常到我家做思想工作,帮助办理学生扶贫贷款,动员参加技能培训。去年外出务工,仅一年时间就实现了脱贫。”骆爱民说。
自漳县实施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的联系帮扶机制以来,5000余名干部与10331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参与“思想扶贫”1万余人次,化解贫困群众思想“疙瘩”8000多个,形成了干部群众同心协力促脱贫的强大思想合力。
提升脱贫信心
“脱贫致富最光荣。”新寺镇晋平村新庄社的脱贫示范户马小平指着桌子上的“脱贫示范户”荣誉证书,脸上洋溢着喜悦。这不仅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张“奖状”,也是自己通过努力摘掉穷帽的见证。
漳县从宣传引导、励志教育、典型引领三个方面入手,实施“志气扶贫”,着力破解部分贫困群众目标不清、志气不足导致的“不敢脱贫”等突出问题,激发贫困户脱贫斗志。
新寺镇有关负责人说,“自从镇里表彰脱贫示范户以来,贫困户主动脱贫的积极性高了,为全镇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增强脱贫本领
“刚开始,帮扶干部动员我去培训班学技术,我还不愿意去。”盐井镇寨儿村的村民裴小娃告诉我们,“没想到培训真管用,现在玩着手机就把自家的农产品卖出去了。”
针对贫困户大多学历较低、观念保守、缺乏致富技能的问题,漳县开设“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结合群众会、板凳会、田坎会、道德讲堂等活动,为贫困群众送政策、送信心、送斗志,通过讲政策暖民心、讲典型鼓斗志、送技能添活力等,解决了贫困群众因没有一技之长而“不会脱贫”的问题,实现了由“口袋扶贫”向“脑袋扶贫”的转变。
相关新闻
- 2018-06-04陇西:“千企帮千村”扶贫行动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 2018-06-11【脱贫路上的故事】洗车助脱贫 光伏帮致富
- 2018-06-04[甘肃新闻]白银:小小文冠果拓宽致富路
- 2018-06-04[甘肃新闻]甘肃:抱团发展 合作社撑起致富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