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奋斗 我幸福】 专利等身的仪表工(甘肃)
原标题:【我奋斗我幸福】专利等身的仪表工
记者 谢晓玲 通讯员 赵超
高温氧化还原电位电极、矿浆浓度计、有色湿法冶金特种PH/ORP测量控制仪……走进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杨秉松的创新工作室,只见一项项发明成果整齐陈列,摆满了整间屋子。
1988年,从技校毕业的杨秉松进入金川集团公司,成为冶炼车间一名普通的仪表工。从小酷爱发明的他很快对被誉为自动化“神经中枢”的仪器仪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与这些精密仪器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喜欢跟各种仪器打交道,它们就像战士手中的枪。如果因保养不到位而打了败仗,不仅是我的失职,更是我的耻辱。”说起自己保管、维修的那些仪器仪表,杨秉松顿时神采飞扬。
在维修维护仪器仪表时,细心的杨秉松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一一列在本子上。随着问题的增加,杨秉松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储备越来越难以胜任工作,有许多难题无法解决。
为了及时补充专业知识,杨秉松想方设法收集相关书籍,从基础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开始学起,一块一块啃下“硬骨头”,直到掌握了高难度的自动化技术专业知识。
“看书让我进步很快,虽然我的学历不高,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自学,我敢说自己已是金川集团公司仪器仪表方面的专家!”杨秉松的自信源于他翻旧的上千册书籍,而正是他身上的这股刻苦钻研精神,让工人身份的他破格进入了人才济济的科研单位——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
一个十几厘米长的感应器——高温氧化还原电位电极是杨秉松这些年来最自豪的一项发明。
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杨秉松陪同日本专家在金川集团公司参观。看到金川集团公司生产一线的情况后,日本专家肯定地说,不会有一个感应器能适应这里的高温。
正如日本专家所言,即便是工业强国德国、瑞士生产的感应器,也只能在80℃的环境中工作,而金川集团公司生产一线的工作环境温度高达110℃,这对金川集团公司生产极为不利。
从此,不肯服输的杨秉松“较上了劲”,开始致力于耐高温感应器的研究。
杨秉松自费去大专院校、研究院所请教。2003年,他又把家里的地下室改造成实验室,用高压锅创造高温条件进行实验。
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终于,经过9年的坚持,杨秉松的地下实验室内终于诞生了能在140℃的高温环境中工作的感应器。
天道酬勤,29年间,杨秉松共获得专利授权26项、软件著作权36项,公开发表论文4篇。多项专利技术已实现了产品化,产品销售到金川集团公司、华友钴业、恩菲公司,2014年以来创造利润220万元;研制的仪器仪表应用于金川集团公司生产一线后,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800多万元。他的发明专利“有色湿法冶金特种PH/ORP测量控制仪的研制和应用”,获得第九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
从工厂到研究院,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勤奋,杨秉松一步一步地从“土专家”成长为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专业科研人才。
相关新闻
- 2018-03-02【我奋斗 我幸福】 这里走出五个世界冠军(甘肃)
- 2018-03-02【我奋斗 我幸福】传承彩扎灯笼手艺 平凉老人坚守42载
- 2018-03-01【我奋斗 我幸福】 村里有个北京来的“第一书记”
- 2018-02-26书写奋斗的青春篇章——三位80后优秀农民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