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记者关注】变味的“家长群”你怎么看?

18-01-10 07:04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编辑:李秀清

  原标题:变味的“家长群”你怎么看?

  实时互动成了“争相讨好”学习交流化作“伤害孩子”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微信、QQ“家长群”极大地便利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们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孩子的“一手信息”。与此同时,家长群也给家长、老师带来了许多困扰和苦恼,引发的话题更是热度不减,折射着现实中的教育关系。

  现状调查

  家长被“绑”:实时互动,有时也“变味”

  “建个家长群挺好,但是群一多,里面的信息量太大,有时候看不过来,也有发生矛盾的时候,确实不好处理。”孩子已经上六年级的郭晓君一提起家长群,就有说不完的话。

  “每次老师发一些学校或者班级的活动照片、通知公告,有些家长就跟着发一堆没营养的话。”郭晓君吐槽,家长们“排队”点赞、“盖楼”谢师,真有种“吹捧”的感觉——“老师辛苦了,给你们点赞”“老师费心了”“非常感谢您”……

  郭晓君说,自己也能理解家长的这种心情,生怕不表态,孩子受影响,自己虽然在吐槽,也确实在群里说过言不由衷的话。“我看网上有人说家长在群里简直是‘戏精’附身,各种‘演’,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班并不多,当然也有。”尤其是爷爷奶奶加入家长群后,就成为群里最活跃的人,每天早问好、晚问安、中间再穿插各种育儿鸡汤。

  何慧是三年级孩子的家长,她每天看家长群的信息已成了习惯,“别的群可以屏蔽,家长群必须时刻关注,生怕错过老师说的话,感觉天天在开家长会。”有时候偶尔错过了,手机上百条未读信息,都要挨个翻着看完。

  何慧曾在群里与老师有过几次小小的“交锋”。老师经常在群里发孩子们每次考试的成绩,有一次,全班同学被分为几组拍照,几个孩子站在一起,喜气洋洋,照片上写着“95分以上”;另几个孩子一起,有些低着头,有些用试卷遮住半个脸,照片上写着“90分以下”。这样的“审判大会”太伤害孩子和家长的自尊,她把照片“90分以下”改为“孩子加油”,重新传到群里。老师看到后也意识到了失误,不再发照片,但依然发成绩。

  “每个老师的教育风格不同,有些老师在群里只表扬不批评,有些老师既表扬也批评,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和家长,压力太大了。”何慧的孩子也有几次被点名批评。那段时间,她看到群里消息闪烁就心慌,一整天都心情郁闷,充满挫败感,觉得自己的工作都毫无意义了。孩子成绩逐渐提高后,她的心情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期待看到老师的表扬。

  入群老师:喜忧参半,出言更谨慎

  除了家长有苦恼,老师们对群也是又爱又恨,出言更谨慎。在城关区某小学担任语文老师的周老师,已经有10多年小学教龄。“前几年用QQ群,这两年又加了微信群。”周老师说,和原来的短信比,家长群更方便了,老师有安排群里说,家长们不明白的还可以马上问。

  “刚开始我在群里发消息,家长们问的多,我也一一回复,但慢慢确实吃不消了,每天上课、备课、改作业,自己也有小孩要照顾,没时间回复。”更让她头疼的是,“家长们有时候太‘玻璃心’,我回复总要想好久才说,生怕说错一句话。”

  不少家长在群里患得患失,如果自己在群里说了某个孩子哪方面不错,马上就有家长担忧自己的孩子是不是表现太差,希望老师多照顾。“我就是觉得孩子某些方面不错,发出来大家借鉴,但家长反应那么强烈,我就不太单独说孩子了。有时和几个家长多说几句,另外一些家长觉得我们私人关系好,会对这些家长的孩子格外照顾。”为此,周老师在群里更加少说话了。

  近几年,80后一代的孩子上了小学,与以往更加不同,周老师说:“现在的家长想法比以前丰富,性格特立独行。有一次我在群里要求家长监督孩子背《三字经》、《弟子规》,一个家长说‘这些东西传达的价值观已经过时,孩子不用背’。”尽管周老师解释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但家长仍然不接受,双方都很尴尬。

  观点碰撞

  “家长群”要不要建立

  反对方

  孩子在“放大镜”下压力更大

  在城关区一所小学任教近20年的窦老师认为:“现在的信息交流过于方便,反而造成了孩子的过度依赖、父母的过度焦虑。家长群会把孩子放在‘放大镜’下,事无巨细都反映给家长,给孩子更大的压力,对孩子的发展从长远来看未必是一件好事。”

  兰大附中的一位老师也对家长群提出了明确反对,他说:“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有很多种方式,开家长会、打电话等,不一定非要通过家长群。老师与家长的直接交流远远大过在群里模糊地说两句,至于作业、成绩之类,那是学生上学必须要记住的事,不必由家长代劳,否则只会使学生产生惰性,更不利于孩子责任心的培养。”

  这位老师也分析了家长群产生的不利之处:“老师把学生的举动、成绩在群里公布,对学生来说,侵犯了他们的隐私、伤害了自尊,某种程度上也加重了家长的攀比心理,比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等。同时,也给本来任务繁重的老师又增加了新的负担,分散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利于教学。”

  赞同方

  方便交流建立“规矩”

  能跟老师实时互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最新动态,还能跟其他家长交流育儿经验,不少家长对这些群的作用还是很肯定。酒泉路小学的王老师认为,家长群的存在能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连接起来,这样家长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配合老师,而家长也更容易了解孩子的表现。但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长,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家长过于焦虑,把对孩子的担心转嫁给老师。在平台使用之初,老师和家长们一起制定比较明晰的规则。家长应该平和看待老师对孩子的各种评价,对于格外敏感的家长,老师也应该适当关注,多做交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家长群的热度和年级有极大关系,小学一年级是家长群的最热点,家长们初次面临孩子上学,兴奋度高、话题多、担忧也多,因此和老师的交流、家长之间的交流都非常多。年级越高,活跃度相对降低,初中孩子的家长群里,很少再有老师发成绩、发作业,大部分都是通知活动。高中孩子的家长群最不活跃,很多高中的班级也并没有建立家长群。

  去年底,山东潍坊为教师使用微信群“立规矩”,明确教师在使用互联网群组中6项“可为”与11项“不可为”。包括不得在班级群组中通报点名、批评学生、公布成绩或排名等;不得通过群组发布涉及学生、家长隐私的信息;不得将学生家长“踢”出互联网班级群组等。

  教育专家

  家校合作初始阶段的尝试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瞿婷婷说,家长群的出现,体现了现代教师和父母教育观的转变,老师和家长都达成了一个共识: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过程。家长群是非常便利的工具,促进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间的交流。但是,就目前家长群的对话来看,看似非常热闹,但并不能很好地实现深入沟通、最终促进孩子发展的功能。

  如何建立老师和家长互通信息的渠道,国外有许多经验。在澳大利亚,每个学校有教务系统,老师在系统里写评语、发通知,发布信息选择所有人可见——家长可见、学生可见,学生查看课程安排、考试等,家长查看孩子的学习情况、评语等。既保护了隐私,也让家长对孩子有深入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知晓阶段。

  家校合作的本质,不仅仅是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做了什么,回家还要做什么,而是通过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双方都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教师和家长分别需要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哪些支持,这是每个学生的个别化教育需求,当然这也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也不是家长群所能承担的功能。从长远来看,家长群是家校合作初始阶段的一个尝试,最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建立一种更加科学、有效、安全的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模式。

  记者 魏娟

精彩推荐

  • 甘肃临泽: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开走 甘肃临泽:小手拉大手 垃圾分开走
  • 兰州大学召开2018年新闻媒体座谈会(图) 兰州大学召开2018年新闻媒体座谈会(图)
  • 临夏州:瑞雪新年 临夏州:瑞雪新年
  • 酒泉武警打响新年开训“第一仗”(图) 酒泉武警打响新年开训“第一仗”(图)
  • 兰州通渭路南口新设斑马线及交通信号灯(图) 兰州通渭路南口新设斑马线及交通信号灯(图)
  • 营造清洁优美环境——临夏州开展全域旅游无垃圾创建工作综述 营造清洁优美环境——临夏州开展全域旅游无垃圾创建工作综述
  • 苟海龙任兰州市纪委书记 苟海龙任兰州市纪委书记
  • 帮扶工作决不能敷衍——三论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帮扶工作决不能敷衍——三论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郭智强等同志职务任
2   天空之眼看陇原 ——中国甘肃网2017年
3   嘉峪关市、酒泉市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
4   图解:甘肃城乡居民医保整改 有这些行
5   张掖山丹县: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6   甘肃省去年为民办10件实事全完成 累计
7   平凉市华亭县:挪出“穷窝”安新居
8   倾力帮扶 决战贫困——甘肃省纪委帮扶
9   图解:甘肃城乡居民医保整改 有这些行
10   【甘肃生态建设】巍巍子午岭重现“碧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