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生态建设】巍巍子午岭重现“碧落霞天”
原标题:巍巍子午岭重现“碧落霞天”
记者 范海瑞 曹立萍
“多年想关闭的油井终于不出油了,再也不用担心污染环境了!”当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关停全部128口油水井的消息传来,庆阳市退休干部王钊林高兴地给当地林业部门打来电话,诉说自己内心的喜悦。
在陇东旱塬庆阳市,石油可谓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所在。如今,作为我省传统的老工业城市,2017年庆阳市以壮士断腕的魄力,坚决关停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内全部油井,追求更高质量的发展。
严禁开发建设,让子午岭重归“碧落霞天”
甘肃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纵贯庆阳市华池、合水、正宁、宁县四县,这片770余万亩的天然次生林,是陇东地区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绿色水库”。
明代著名书法家、曾任甘肃巡抚的陈棐在途经子午岭时,为这一带美丽的自然风光所陶醉,欣然命笔题写的“碧落霞天”四个大字,至今镌刻于崖壁之上。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伴随着石油开发步伐的加快,长庆油田的作业区块逐步延伸至子午岭林缘区,后来部分油水井被划入生态保护区。
2017年年初,省政府下发通知,要求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教训,彻底清理自然保护区内违法乱建项目,全力保护生态环境。随后,庆阳市对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自查并整改。
2017年11月28日,在合水县太白镇苗村一带,长庆油田塔平C6-4井被封堵,至此,甘肃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128口油水井已经全部封堵。
同时,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内20家鱼池或养殖场及两家建材企业也被“清场”,涉及30个行政村的4082公顷农田。
此次庆阳市封堵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内的128口油水井,涉及长庆油田旗下的采油二厂、采油十二厂、长庆实业等多家作业单位,据粗略估算,长庆油田为此将每年减少产值超过两亿元。
长庆油田陇东油区采油二厂井下作业科科长张云鹏告诉记者,虽然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长远来看,只有恢复了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仅以长庆油田陇东油区采油二厂为例,2016年以来,该厂累计关闭位于生态环境敏感区或者存在安全环保隐患的油水井多达543口,环保理念已经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执行层面。
庆阳市政府明确,在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今后严禁开展不符合功能定位开发建设的活动,诸如修路、开矿、开垦、挖沙、采石等。同时,还将积极推进子午岭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移民搬迁,从根本上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大兴荒山造林,让董志塬重现“绿涛随风”
“这几年,山沟沟里绿起来了!”这是近些年来庆阳境内发生的又一可喜变化。
党的十八大后,庆阳市提出从2013年开始,每年造林100万亩,到2020年,累计造林达到700万亩,相当于目前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这被称为“再造一个子午岭”。
庆阳市出台《关于充分利用宜林荒山培育林木种苗产业加快绿化步伐的意见》,进一步明晰了经营主体对林木种苗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鼓励育苗企业和育苗大户发展苗林产业,达到一定规模给予资金补助,允许经营主体在留足每亩110株生态林的前提下,择优采挖出售,收益归经营主体所有,这些政策措施极大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一大批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和个人纷纷参与生态建设。
宁县春荣镇农民宋升印,2002年承包了140亩撂荒地,栽植油松10万株,从2011年开始,通过采挖大苗,补栽小苗的方式,累计销售松树苗4万余株,净收入达200余万元,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2012年,他和村里的8位村民抱团创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的成员已经有703户,发展苗林1.5万亩,创收3000余万元。
对于合作社的成功,宋升印感慨地说:“都是因为党的政策好,才让我们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截至目前,庆阳市已经累计造林410余万亩,实现苗木产值111.43亿元,参与农户27.33万户,户均产值超过4万元,农户年均收入1911元,当地群众在生态治理与林木产业发展中觅得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径。
“清流抚岸危崖动,绿涛随风崇岭旋。”如今,在陇东高原上,正在奏响着一曲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