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长苦恼老师烦,你在家长群里还淡定吗?
如今,几乎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会建立起家长群。这个群里不但有家长,更有老师。建立这个群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方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分热情的家长们不但让老师为难,也让家长们为此苦恼不已。对此相关专家解读为:这其实也是一种病,一种彼此不信任的病症。
老师发个通知家长纷纷“领旨谢恩”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孩子刚上一年级的年轻妈妈李倩过得惊心动魄。“周日下午陪姑娘上英语课,我关了手机,到晚饭的时候才想起来开机,结果,女儿所在班级的家长微信群里,未读信息像潮水一样涌了出来。都是家长响应老师的号召,为即将开展的学生活动起名的。”李倩担心自己没有参与,给老师留下不积极的印象。
原来,就在李倩关机的时段,班主任老师通过微信群安排了任务,向家长们征集学生课外活动主题、口号。李倩看到时,群里的家长已经争先恐后贡献了上百条口号。看到其他家长如此热情,李倩一下子紧张起来,担心自己的表现在老师面前失了分,于是急急忙忙全家总动员,到晚上十点多,才提交了几个主题方案。看到有家长在群里为自己竖大拇指,李倩多少松了口气。可一直没有等到老师的回应,李倩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
“我的‘惊心动魄’,在别人看来有点‘小题大做’,但如果你也是学生家长,一定能理解我的焦虑。”9月26日,李倩仍在为老师没有回应自己提交的方案纠结着。
在微信群里,几乎没有哪个家长能做到不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当回事。9月26日,孩子上三年级的李浩对此深有感触。尽管已经经过一年的锻炼,自己已淡定多了,但面对老师的号召以及其他家长的热情,他也时不时为此焦虑。“以前都说孩子把老师的话当‘圣旨’,但现在把老师的话当‘圣旨’的,又多了家长。”李浩说。
李涓的孩子今年也上一年级,开学之初,班主任老师建了一个微信群,主要用来发学校的通知。也就是这个群,让她苦恼不已,打开提示,提示声响个不停。关掉,又害怕漏掉重要的信息。“只要老师发一个通知,就有一群家长跟帖说:‘老师您辛苦了!’‘麻烦老师了!’‘谢谢老师’”。李涓说:“我起初不愿说这样的话,觉得太假,但又担心刚一开学就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也只好跟风说谢谢。”
家长热情刷屏老师有点“接不住”
在家长微信群里,说老师是众星捧月般的存在,一点都不过分。每一个家长对老师的态度都是小心翼翼、毕恭毕敬,生怕在老师跟前留下不好的印象。按理说,老师享受这个待遇应该感觉不错,但经过记者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家长的那一大堆感谢声,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是敷衍的。而且面对家长们的热情,我不回应,会以为我有啥想法,我一回应,又让其他没跟风的家长为难。就一个简单的回应,我都是左右为难。”9月26日,提及家长群的烦恼,在城关区某小学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李老师坦言自己也很无奈。
“之前我没有担任班主任,家长微信群,我是能不进就不进。”李老师说。对于家长们在群里发的感激、恭维之语,她看得很清楚:“都是虚的,我们知道那些并不是家长的真心话,潜台词其实是我会不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另一位没有担任班主任的曹老师表示,根据她之前的经验,越是在群里活跃的家长,越让老师头疼。“部分平日比较活跃的家长,有一个潜在的想法:我这么积极操心,为啥?就是让老师多关照孩子。一旦这些孩子在学校出点小情况,个别家长就觉得自己的积极不值得,老师没尊重他们的积极。”
而另一位马老师也表示,建家长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沟通,但结果沟通反而受到影响。甚至受频频刷屏影响,部分家长没看到之前的信息,反而产生误解。
“家长们有问题的时候都挺着急,我能理解,尽可能给家长解答。”马老师说,但有些家长只从自己角度出发,完全不为别人着想。“经常有家长周日下午问作业,其实周五的时候已经发到群里了。”
记者了解到,除了班主任外,很多老师开始逃离微信群,有的老师则虽然在群里,却选择长期潜水,不再发言。“以前觉得在群里发些必要的通知,方便家长们查看,可以节省时间,但结果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无用的周旋上。现在我还是通过校讯通发短信布置作业,通知相关事项,或者打电话沟通。”马老师说。
大家都苦恼还是彼此信任不够
家长群让不少老师想逃离,也让不少家长对家长群有了“二心”。9月26日,孩子在某小学上二年级的齐曼说,“家长群里,不仅孩子的父母在,就连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加入,这些老人白天没啥事,一点小事就讨论来讨论去,上班都不得安生。而且家长们觉得有老师在群里说话不方便,现在,不少班级,其实除了刚开始建立的家长群外,还存在一个没有老师的家长群。想想都觉得别扭。”
针对这种现状,甘肃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郝树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微信群就是一个小社会,家长老师在家长群中互来互往,真真假假的关系其实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只是在这么一个小圈子里,将我们日常的生活经历高度集中了。当然,老师和家长们都不喜欢群里的客套,但都又摆脱不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现在的老师和家长之间存在着深深的不信任,这也是影响当下教育提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兰州晨报记者崔亚明
记者手记
别让家长群变味
新学年开始了,一个又一个家长群建立起来了,家长们朋友圈的信息提示又开始此起彼伏不断地响起来了。建立家长群,其目的是为了家长和老师之间更好地沟通,可为什么发展到了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家长群颇有怨言的地步呢?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家长,能体味到家长的心思,我们也不妨设想自己是老师,考量一下老师的为难。
家长群之所以让家长和老师都如此为难,一个重要的因素,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彼此面对都因缺失安全感而焦虑。尤其是家长,基于对孩子的关注,尤其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家长无意识地会把所有的竞争心态加载在孩子身上。在这种心态作用下,家长们力求引起老师更多的关注,因为更多的关注也许意味着更多的机会。
同样,在家长群里,老师看似众星捧月,但也得小心翼翼,必须谨慎地保持家长群里的“生态平衡”。一旦一不小心,引发纷争,不但会导致家长之间分裂,影响到孩子们,影响到自己的教学工作,甚至会导致家长和老师对立。这意味着老师每天不但要面对班里五六十个学生,更要面对与之成倍数增长的家长们。
此外,和以前相比,人们的权利意识更加明显,尤其在对待孩子教育这一方面,不少家长生怕自己孩子受到不平等待遇。在这种心态作用下,不少人一旦权利受到侵害,会很积极地维权,但是却甚少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侵犯到他人的权利。家长群也是如此,一方面任由焦虑情绪支配,另一方面又缺乏基于权利观念的彼此尊重和行为自律。
要解决这个问题,诚如郝树声教授所言,家长和老师要彼此信任,发挥教育合力。同时还是要养成基于权利的彼此尊重,时刻牢记不要影响、侵犯到他人;此外要定好规矩。比如家长群建立之初,就规定只能讨论与学校、与班级、与孩子有关的事情,只要有了规矩才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家长群也是一个小社会,既然是社会就必定得有原则。
兰州晨报记者 崔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