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菜篮子”迎来4.0时代 张苏滩菜市场变迁(图)
原标题:张苏滩菜市场变迁 批发市场开始升级
兰州菜篮子”迎来4.0时代
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一部关闭(资料图片)
新建的兰州国际高原夏菜采购中心(资料图片)
2017年12月15日,陪伴兰州人27年的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一部关闭,向兰州国际高原夏菜中心集聚整合。张苏滩这块曾经的湖滩地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进程不断变迁,作为兰州曾经最大的“菜篮子”,它的变迁意义重大,同时拉开了兰州市商品交易批发市场实施转型升级的大幕。建设兰州国际高原夏菜中心不仅让兰州人的菜篮子更丰富了,从此甘肃的农产品也将从这里走向国际市场。
成长
从河滩地到西北第一
说起雁滩农民种菜的历史那是非常久远的事情了。翻开厚厚的《雁滩乡志》,雁滩原本是一片河滩地,水草丰美,由于靠近黄河,不缺水,适合种植蔬菜。1954年雁滩地区在张苏滩、均家滩、南面滩试办了3个蔬菜初级生产合作社。1956年,市、区决定将雁滩乡改为蔬菜区,成为兰州市的主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
上个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1987年,兰州市政府开始对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规划建设。1990年,兰州市工商局在张苏滩成立了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它也是兰州市第一家正规蔬菜集贸市场。从此,“张苏滩”在菜商们的讨价还价中声名远播。
提起张苏滩批发市场,做了近30年水果批发生意的李兴伟对张苏滩还有一种情怀。“那是90年代初期,我们最早在铁路局摆摊,刚到张苏滩的时候,人很少,车也少,那时候货太少,我们都是四处打听,哪里有水果就往哪里跑。往往是有货的没人收,有收的人却没货,找不到货源,不像现在信息多,那时候农民不种果树,都种庄稼,后来慢慢才出现地方品牌,广州的砂糖橘、广西的贡桔、海南的芒果、福建的龙眼、漳州的芦柑、新疆的提子与哈密瓜、台湾的火龙果、阿里山的黑瓜子……”
很多人把张苏滩菜市场的扩张形象地比作“摊煎饼”。张苏滩菜市场从最初的32亩,最终扩到了107亩,原来的村办企业大雁滩罐头厂被改造成了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二部,主营调料等副食品,随后又继续向东将陇丰食品厂改造成了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三部,主营水果、水产肉类。但张苏滩的这张大煎饼的扩张并未停下来,后来又进一步有了张苏滩粮油批发市场和张苏滩建材批发市场。
经过大约20年的发展,张苏滩在2010年前后达到了鼎盛,每天各种菜品吞吐量高达4000多吨,年交易额平均可达13亿元。从最初的兰州市的蔬菜基地,逐渐向甘肃省内辐射,随之辐射至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成为西北第一的蔬菜批发市场。
变迁
从张苏滩到大青山
伴随着雁滩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原先的河滩菜地,早已盖起了高楼大厦,村庄变成了社区,村民成了市民,雁滩从农村完成了城市角色的转变,但在华丽大变身的同时,也遭遇了瓶颈,张苏滩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就最为典型。
“这张煎饼越摊越大,总有一天锅里是装不下的。”李兴伟感慨,张苏滩遭遇的困境是先天决定的,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蔬菜瓜果产销量越来越大,运输车辆的体型和载重量越变越大,几十吨的半挂车,只需几辆就把马路堵得水泄不通。”尤其到了2010年前后,张苏滩交通拥堵问题和安全隐患问题常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据不完全统计,当时的张苏滩批发市场每年都要发生多起火灾事故,常常发生火烧连营的事故,极难扑救。2008年,市政府启动了一级批发市场一律出城入园的计划,2010年1月21日,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进行了历史性的搬迁,市场内2000余户蔬菜经营户星夜全部搬到兰州东大门外的大青山临时过渡。
按照规划,大青山蔬菜批发市场只是作为临时过渡性市场,之后建立兰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临时市场经营环境简陋、设施落后,但为了配合东迁大计,数百户经营者仅用了3天时间就完成了搬迁工作。但没想到的是,市场两个合作方因利益之争,使得运营出现问题。而经营户在临时市场一等就是七八年,同时备受火灾隐患、环境卫生差的困扰。
蝶变
“兰州菜篮子”将有脱胎换骨的改变
按照兰州市主城区商品交易批发市场“升级转型一批,关闭撤并一批、整合搬迁一批”的总体思路,张苏滩市场、大青山市场的搬迁、升级,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民心所向。
随着2017年12月15日,陪伴兰州人27年的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一部)向兰州国际高原夏菜采购中心集聚整合,这个全新的市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位于榆中县定远镇,是我省批准建设的8大商品交易市场之一,被列为省市重大项目,被商务部确定为“国家级公益性市场”。项目占地4838亩,总建筑面积287万平方米,总投资92.8亿元,整体建设布局按科学规划,实行分区域分档口管理,并按全省14个地州市分设了兰州馆、天水馆、酒泉馆等14个特色农产品展示馆,加大甘肃省名优农特产品的宣传销售力度。
如今项目一期已经完工,符合商户入驻条件。经营区分地上和地下两层,避免了露天交易,不受天气影响。地下大车直接可以驶入进行车上交易,地上也可以在店面门口卸货进入店内交易。而每间商铺都是复式结构,一楼经营,二楼办公。采购中心内各个通道纵横交错,最宽的通道达60米宽,有效保障了交易的通畅。
“我们相信搬迁后,兰州的专业市场面貌将有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兰州市商务局调研员王绍荣坦言,城市发展的不断加快,致使兰州市区内的旧市场已经无法满足商户和市民的经营购物需求。但随着城郊大型专业市场的建成崛起,将逐步形成城外有批发市场、城内有二级配送、各街区有实体零售的完整梯级产业链,在方便市民购买的同时,为商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兰州建投集团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公司副总经理王艺环说,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按照最先进的4.0版农批市场建设,给经营户提供了非常好的经营环境。而相比于目前张苏滩等市场,远远领先3个时代。
兰州国际高原夏菜采购中心确定了“四大中心、八大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包括信息中心、物流中心、指调中心、客服中心和电子结算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门禁收费系统、溯源管理系统、仓储冷链系统、配送系统等。“4.0版的兰州国际高原夏菜中心最大的亮点是信息化园区、数字化管理。市场和全国各大农批市场实时对接,供需信息及时向商户发布,将上游和下游联通,打通渠道,避免出现老旧市场存在的欺行霸市现象,新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对此商户十分看重。市场还和省出入境检疫检测中心合作,把控食品安全,在门口设快检中心,对进入市场的每一车菜进行检测,进入市场后在市场内还再次深度检测,保障食品安全。”王艺环说。
未来
甘肃农产品从这里走向国际市场
记者在实地采访时深深地感受到,位于定远镇的兰州国际高原夏菜采购中心,不管从规划和建设方面都非常具有前瞻性,这里正在成为未来兰州的蔬菜瓜果之城,并成为甘肃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平台。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建设兰州国际高原夏菜采购中心,让甘肃的农产品走向世界正是顺应了这一思路。2017年,省政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兰州签订了共同推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宣布甘肃加入南向通道建设“朋友圈”。兰州国际高原夏菜采购中心也和广西北部湾港口签订协议,将来西北农副产品通过北部湾港口直达国际市场,一站式直达国际贸易,避免了中间渠道,将来西南市场的名优产品也可直通兰州国家高原夏菜采购中心。
新市场还有一大特点,实施统一物流配送。实现农企对接、农商对接、农超对接、社区对接,和传化集团合作,利用他们在全国的200个公路港以及物流体系和高科技等,发挥大物流优势,降低成本、降低菜价,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菜价只会比旧市场低,绝不会出现人为操控涨价。”王艺环说。同时,为了支持商户的发展,“目前市场和中国银行签约,授信30亿元,由市场担保向商户提供贷款。”
据保守估计,市场启动后每年交易量可达500万吨、交易额500亿元以上,带动周边劳动力就业8万人左右,将来围绕兰州国际高原夏菜产业链,汇集10万人,建设成为一个新的特色小镇,并配套建设有住宅、酒店、美食街、学校等,市场对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升级、农批市场提档升级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新闻
- 2017-12-22天水市民在秦州区坚家河花鸟鱼虫市场购买新鲜蔬菜
- 2017-12-08兰州:储备期改为4个月 根据市场情况适时投放 冬春储备菜投放方式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