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智库 助力改革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我们按照十九大报告强调的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凝聚各方智慧建言献策,破解发展难题。智库发展适逢其时。我们按照十九大精神要求,就建设甘肃新型智库谈几点认识和建议。
第一,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凝聚整合各方资源。甘肃现有智库主要由党政机关研究机构、党校、社科院、高校及一些行业学会和研究院所组成,各研究机构的设置和职能定位不同,研究资源没有进行有效整合,造成经费保障和人力资源普遍不足,且存在多头组织、力量分散、课题重复的现象,且各研究单位研究侧重点不明确,信息沟通不畅,对经济社会的实时动态掌握不够,研究成果及时性、针对性不强,成果未能形成共享。因此,有必要凝聚整合各方智库资源,打造甘肃智库联盟,整合各类智库研究资源,强化各研究机构间的信息交流,形成研究合力,开展联合攻关,就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统一组织开展研究,推出智库研究精品成果,不断提升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的能力与水平。安宁智库联盟由省委党校、省社科院、西北师范大学发起成立,一定程度上凸显了联盟组织的优势。
第二,新型智库建设必须强化智库人才保障。应建立智库专家信息库。由智库常设机构统一管理,分层次、分行业建立专家信息库。注意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建立开放竞争的人才选拔机制,推进智库人才与党政人才的交流,特别是聘用一批工作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扎实的退休党政领导进入智库。
第三,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创新体制机制。一是建立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制度。建立完善定期向领导和领导机关呈报成果制度、重大研究成果发布制度、应用与效果展示制度,让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研究报告能够迅速、直接进入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咨询视野,并能得到实施。二是建立成果评价、转化、奖励机制。特别是推进评价制度改革,完善决策咨询成果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决策咨询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紧扣热点、难点问题,形成高质量的应用对策成果。三是建立交流协作机制。要畅通智库与党政部门的交流合作,拓宽成果的转化渠道,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信息报送和传播机制,加强平台载体建设,提高智库研究成果的针对性。
第四,新型智库建设要加强调查研究。新型智库要突出为甘肃省委省政府资政服务,突出应用对策研究,深入实际了解政情民情,搞好调研。一是围绕社情民意的热点问题,开展调研,把群众呼声、百姓意愿及时反映给党委和政府,供决策参考;二是围绕改革与发展的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对在调研中发现的典型,及时总结,并及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成果。
作者简介
辛刚国 男,汉族,1966年3月出生,山东莘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国家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甘肃省庆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庆阳市工商联主席。现任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
近些年主要从事多党合作、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智库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参与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央统战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近20项重大课题研究。出版《六朝文采理论研究》、《甘肃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新农村文化热点面对面》、《瞭望新时代——转型时期的社会政治问题研究》等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多份政策咨询报告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采纳与应用,部分成果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全文转载复印,获省部级奖励多项。
系政协甘肃省委员会第九、十、十一届政协常委。围绕甘肃社会经济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立论,多次在政协全会、常委会发表政见,提出60多项重要建议和提案,获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批示10余次,媒体采访报道20多篇(次)。《关于构建“大统筹、大执法、大检测”的监管体制,确保食品安全的提案》被政协甘肃省委会评为优秀提案,《完善“三无人员”医疗救助制度的几点建议》被评为社情民意“好信息”,本人被评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先进个人。
相关新闻
- 2017-12-01兰州大学教授丁文广:多领域护生态 智库帮扶脱贫
- 2017-12-01【智库建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三)
- 2017-11-30甘肃省委党校智库专家赴兰州新区作专题辅导
- 2017-11-30甘肃省委党校智库专家赴兰州新区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