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颂歌唱给党 ——临夏州和政县新庄乡将台村扶贫工作见闻
原标题:扶贫颂歌唱给党——和政县新庄乡将台村扶贫工作见闻
本报记者 赵怀斌 马玉兴
初冬时节,依然暖阳融融。和政县将台村山冈上33条崭新的通社通户水泥路、房屋、小学、幼儿园静静地镶嵌在秋色中,像一幅美丽的油画。
新庄乡将台村是和政县脱贫攻坚典型村。一个深度贫困村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记者来到新修建的村民服务中心,村支部书记杨小兰告诉记者:“现在全村干部群众一致要求,争取早日把村文化广场修好,我们要在那里演一台节目,讲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给我们将台村带来的变化,表达我们村群众对党的感激之情。”
在村文化广场,记者见到了已退休的老支部书记李得仓,他虽然已经80多岁了,但见到记者仍然打开了话匣子:“我在1958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59年7月1日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时我们农村非常困难,当时我们心目中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不愁吃、不愁穿、有房住……今天都实现了。我心里非常高兴,有好多话想跟大家说。”
随后,我们来到了西岔坡社,看到居住在半山腰的杨南、杨巍军、杨忠在家门口铺水泥路。施工负责人说,这是这个村铺的最后一条路了。
将台村贫困最大的根源就是行路难,7个社189户群众,分散居住在30多个点上。在帮扶单位——中国银监会、省卫计委的支持下,县乡政府精准把脉,解决行路难问题,3年时间,累计投入近千万元,彻底解决了将台村的行路问题。
“每当行走在路上,我就不由得想起我们的村支部书记杨小兰,是她奔前跑后,向领导反映,争取修路项目。”老党员姚奉华说。
据了解,杨小兰在向领导反映行路难时情绪激动,泪流满面。当时在场的人都说“有这样一心为村民的好支书,将台村的什么事情都能办好。”
将台村虽然偏远,但村里文人却不少,他们编了好多歌,歌颂村里的大变化。
路通了,生产生活成本大大降低了,村里实施的“1(劳务人员)+2(基础母牛)+3(中药材)+100(鸡)”产业发展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将台村特殊的地理环境,给家家户户发展养殖业提供了契机。在吓台社,记者来到精准扶贫户宋自芳家里,了解到他经过劳务培训,用政府提供的1万元扶贫款,养了两头牛,种了6亩多当归、柴胡、冬花等3种中药材,还养了100只鸡,已出栏60多只,粗算了一下,今年能实现脱贫目标。宋自芳满怀信心地说:“今年才刚刚开始,效益还不太明显,到明年,我们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将台村饲养的肉牛、猪、草鸡品质好,家家户户都发展养殖业,前景广阔。因此,村上成立了种植养殖合作社,已有145户群众加入合作社。同时,100多户群众申请政府补贴,发展养牛业。
除此之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将台村借助中国银监会、省卫计委的大力扶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当归、冬花、羌活、牛籽、柴胡等中药材种植成了农业主导产业,户均种植中药材3亩以上,亩均收入千元以上。
由于“将台山草鸡”已成了和政的鸡肉品牌,群众养一只鸡,就有45元利润,有华丰农庄等企业的订单,商贩也跟踪上门求购。如今,有93户群众养了近1万只鸡。记者在杨广军家里了解到,他已出栏“将台山草鸡”300多只,存栏250只,仅靠养鸡一项收入超过万元。
将台村的变化,每一个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60多岁的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周奉华,带头培育中药材苗,帮助乡亲致富。他说:“看到家乡的变化,最想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颂歌从心里唱出来。”
村民张莲莲说,等广场修好后,她要好好唱《再唱山歌给党听》这支歌,给大家听,说着说着,她轻轻地给大家唱起来——“再唱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歌声在山冈上轻轻飞扬,飞向远方。
相关新闻
- 2017-11-14“东乡贡羊”扶贫众筹活动启动
- 2017-11-13全国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在江苏省宿迁市召开 甘肃陇南应邀参会介绍电商扶贫经验
- 2017-11-13陇南市应邀参加全国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
- 2017-11-13白银平川查处扶贫领域腐败问题16件处分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