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巨变 白银会宁乡村旧貌换新颜
原标题:五年巨变,会宁乡村旧貌换新颜
祖厉河会宁县城段新貌。
曾经是城市里特有的广场舞,现在在会宁乡村也随处可见。
很多人以为会宁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殊不知,现在硬化公路已通到每一个村口。
绕会宁县城而过的祖厉河曾经是一条臭水沟,谁也没想到,这里现在是会宁县城最具特色的观光带。
近五年,会宁县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全县综合实力提高、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明显提升。会宁县正逐渐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一个活力、美丽、发展的新会宁走进人们的视野。
跳起广场舞生活乐开怀
10月18日一大早,中川镇梁堡村的文化广场上逐渐热闹了起来,伴随着节奏欢快的音乐,村里的妇女们开始了她们的广场舞训练,准备参加当地的庆祝活动。整齐的步伐、优美的舞姿,无不表现出大家对当前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
五年来,会宁县把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长效举措,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先后建成了像梁堡村这样的高标准村级文化广场169个,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整齐宽敞的活动场所。村民们也会在农闲和节日期间,专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
2014年以来,会宁县共建成幼儿园265所,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5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8个、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84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234个;贫困村3G/4G信号实现全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户广播电视户户通实现全覆盖。
条条硬化路通到家门口
今年52岁的杨成义家住太平店镇贾堡村,令他没想到的是,今年村上的水泥硬化路竟然修到了自己家门口,这让他着实感到高兴,原先进城需要两三个小时的路程,一下子缩小到了半个小时。
截至2016年底,会宁境内公路总里程8057.4千米,累计完成村组道路硬化2338.8千米。2017年,预计全县交通扶贫贫困村村组道路硬化700千米,投入资金28842万元。
五年来,会宁县还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工程,着力解决水、田、路、林、电、房等问题。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自来水入户8.42万户,完成基本农田建设227.4万亩,完成农村道路硬化2626.8千米,村组道路硬化率达到51%;完成生态林157万亩、经济林68.4万亩;完成农村电网改造13.1万户,贫困村动力电实现全覆盖;实施危房改造5.3万户,2017年底将全面消除D级危房。
治理臭水沟今成风景带
祖厉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纵贯会宁南北,全长150千米,流经会宁城区河段14.85千米,一直以来,祖厉河河道狭窄,防洪能力低,环境治理难等问题,严重威胁城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会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祖厉河会宁县城段,由于缺乏治理,是人们眼中的臭水沟。
从2012年6月开始,会宁县祖厉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先后分三期进行,计划总投资7.49亿元,治理河道14.85千米,同时采取雨污分流的处理措施,将污水通过污水集流干管引至县城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进行再利用;雨水、洪水通过堤防底部排洪涵管进入河道。
经过综合治理,如今的祖厉河会宁县城段成了人们休闲观光旅游的好去处。一座座高楼在这里拔地而起,一大批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祖厉河已经由昔日的烂河滩变成今日的聚宝盆,成为会宁县文化、旅游、经济大发展大繁荣的黄金带。
五年大发展实惠摸得着
五年一个刻度,五年一个跨越。记者从会宁县获悉,五年来一大批重点项目先后实施,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医疗卫生蓬勃发展,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财税收入逐年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全县经济总量由2011年的39.77亿元提高到61.4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7331元提高到11418元;金融存款由44.5亿元提高到103.5亿元;粮食连续十三年丰产增收,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五年来,在这片6400平方公里的红色热土上,58万会宁儿女接过“红色基因”接力棒,凝心聚力,高歌奋进,全力奋斗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旅游文化城市,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梦想大道上,办成了一件件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事情,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生活在会宁的美好和自豪。
文/图 通讯员 王瑞 首席记者 张鹏翔
相关新闻
- 2017-10-20发展之潮振人心——白银市会宁县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纪实(图)
- 2017-10-19白银市会宁“1+N”模式推进精准扶贫
- 2017-10-13白银市基层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会宁召开(图)
- 2017-10-13白银会宁县丁家沟镇纪委:发放扶贫领域不作为乱作为提醒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