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指尖上的非遗技艺(图)
剪纸
一笔,一纸,一剪刀。在红色的留白里,粗犷与柔情化开的片刻,一只蝴蝶,一朵莲花,飞过光影透明的年代,幻化开鲜活的形态。
剪纸作为一项传统的中国民间艺术,被列入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劳动者的造型艺术,寄托着劳动人民的理想与信念,抒发着生产者的喜恕哀乐,它伴随着喜庆节日,礼仪祭奠,或装饰于门窗壁间或粘贴于彩鸢纸扎中。
剪纸,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美化装典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精致的剪纸作品,把人们喜庆、快乐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在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市、定西市、天水市、白银市、张掖市、兰州市等地区都有剪纸的风俗。
你看那表现吉祥喜庆、反映传统民俗的“二龙戏珠”,反映美好爱情的“孔雀戏牡丹”,保佑平安康乐的“抓髻娃娃”,表达对劳动果实喜爱的麦穗、谷穗、瓜果、桃杏等等,都成为人们创作的来源,一个个实物或者故事,在想象里,在笔尖上,在纸上,惟妙惟肖,相映成趣。
说起剪纸艺人和守护者,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叶长友不得不提,从小时候受父亲熏陶从事剪纸艺术至今,叶长友的剪纸艺术创作生涯长达半个世纪。在他的眼里,剪纸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艺术品,它是有相当的生命力的。兰州水车、甘肃彩陶、敦煌飞天、敦煌舞伎、马踏飞燕等甘肃独特的文化景观为叶长友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素材,在叶长友的剪刀之下,这些代表着甘肃文化的文化遗产经过二次创作,为剪纸艺术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凭借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叶长友先后创作了《甘肃彩陶》《敦煌舞伎》《美丽甘肃》《皮影头茬》《兰州古八景》《金陵十二钗》等一大批展现中国历史文化的剪纸作品。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香包
香包最早称容臭,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在明朝仍有容臭的称呼。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一说香包可以避邪,端午节时多会配挂香包。
庆阳香包又称"绌绌",是庆阳的一种民间民俗物品。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香料,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
据说,这里的香包初创于黄帝时代岐伯之手,数千年来代代相传,明清时达到鼎盛。2001年,文物专家对庆阳境内宋代双石塔进行搬迁时,发现了一只刺有变形梅花、荷花及缠枝花纹饰的香包。据考证,这只香包距今至少有800多年,但仍色泽艳丽,图案如新,被美誉为"千岁香包",这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香包。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民俗学家靳之林在看过庆阳的香包之后大发感慨:"我考察过全国的香包,好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庆阳,一个是云南。相比之下,庆阳,特别是庆阳的正宁香包是最好的"。
庆阳香包内容丰富,取材宽泛。天地万物,山川日月,无所不包。且用料简单,一布一针一线加一珠而已。布料多用丝绸或彩布,线絮全为五颜六色的彩线。刺绣手法多样,有手绣、锁绣、补绣、纳绣、套绣等,在缝制中有剪样、锁边、打结、绣样、吊絮、穿珠等工艺。其针工细密,绣中罕见。
“八岁学针线,十三进绣房。进入绣房绣鸳鸯,百样故事都绣了。”一针一线,都浓缩在香包里,人生百态,或奢华,或平淡,不用评说,形意相现。
(本网综合)
相关新闻
- 2017-06-24“甘肃文化周”在俄罗斯成功举办 非遗传承人现场亮绝活
- 2015-04-01定西安定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共筑精神家园
- 2015-06-30西北民大成首批非遗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单位
- 2013-03-30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