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榆中县北山农民奔走相告从此告别靠天吃水
原标题:北山农民奔走相告从此告别靠天吃水
中国甘肃网7月23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首席记者 刘蔚霞)7月22日一大早,榆中县南坡村71岁的黄承举和65岁的黄承德兄弟俩就赶到了引洮供水一期榆中县配套工程通水仪式现场。“高兴事啊!一大早就醒了,我们兄弟俩约着一起来看看通水仪式。”弟弟黄承德笑着说。哥哥黄承举回忆说:“上世纪八十年代村上就修了蓄水池,初步解决了吃水问题。2005年村上通了自来水,但因为水源问题,自来水时断时续。因此村里家家都修了水窖,平时储存雨水来补充自来水的不足。”“以后就不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了,你看这水库里清澈的洮河水,就能想象今后的日子该多么舒坦。肯定不会再跑远路到水渠里挑水吃,也不用在水窖里打浑浊的窖水了。”黄承德接过哥哥的话憧憬未来的幸福生活。
几代人的引洮梦终成现实
水利兴则天下定,仓廪实而百业兴。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是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批复的重大民生工程,是解决甘肃省中部地区干旱缺水的“生命工程”。榆中县配套工程作为引洮供水一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甘肃省政府确定为2016年建设的85个重大项目之一,也被兰州市委、市政府列为事关“三农”工作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更被榆中县委、县政府列为为民兴办实事的“头号工程”。
引洮管理局副局长孙岩平告诉记者,引洮工程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谋划,他的爷爷就是当时的参与者,但因为技术、资金受限,爷爷的引洮梦并没有在老人的有生之年实现。
2014年3月,引洮供水一期榆中县配套工程正式开工,孙岩平牢记爷爷的遗愿,与广大参建者一起发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不断创造改造自然的伟大奇迹,克服建设施工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困难,历经10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前辈未完的使命,实现了几代人的引洮梦想,美好的愿景变成了现实。
北山群众“靠天吃水”的历史结束了
孙岩平介绍说,引洮供水工程水源地位于九甸峡水库,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没有工业污染,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是直接可以饮用的放心水源。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从九甸峡水库引取水源后,全程采用自流方式,穿越110公里的总干渠、18座隧洞,跨越渭河、洮河、祖厉河三大流域,穿越西秦岭山地、马啣山、兴隆山,流经榆中县境内。
榆中县配套工程从高崖镇桑家庄引洮一干渠末端取水,穿越榆中南部25.38公里绵延起伏的大山后,引入城关镇南坡湾村南坡湾调蓄水库和兴隆调蓄水库。
南坡湾净水厂将原水净化后,一部分水通过一条21公里的输水管道,穿越宝兰、陇海、兰渝3条铁路及312国道后自流至太子营,后经3级加压泵站提升至吕家岘调蓄水池,然后通过南北两条支管和57条分支管,将净化后的优质洮河水送入北山6乡的千家万户;另一部分水通过新布设的配水干管与县城现有自来水管网系统相衔接,供应县城及周边区域的生产生活用水。
昨日上午,随着通水按钮启动,清澈的引洮水经过3级加压泵站提升送到了榆中北山,北山农民奔走相告,分享喜悦。吕家岘村支书王世雄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北山群众都是“靠天吃水”,下雨时通过母亲水窖收集、沉淀雨水供人畜食用。今年因为6月份下了几场雨,饮水问题不大,要是遇到干旱年份,群众吃水都成问题。现在引洮工程送来了自来水,吕家岘村有3个社的自来水管道已经铺设到了村民家里,结束了这里祖祖辈辈“靠天吃水”的历史。村民也和城里人一样,打开水龙头就是清澈的自来水。剩余六个村的入户自来水管道正在铺设,最迟今年底,北山家家户户将通上自来水。
相关新闻
- 2017-07-23兰州:修鞋老大娘 节俭从足起
- 2017-07-23兰州:“邻里守望·情暖金城”群众合唱团队展演在水车博览园举行
- 2017-07-23兰州:“美丽兰州我的家”2017专场晚会暨CETV《小小演说家》(兰州站)荣誉颁奖典礼在黄河剧院举行
- 2017-07-23兰州皋兰县举行“欢乐万家·幸福兰州”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群众文艺大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