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子重走西北角】陇南:老支书台自力遇见“互联网+”
在陇南电商中心“成县广丰林牧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电商线下商店门口,一位老人,皮鞋上布满尘土,西装裤的膝盖略显磨损,上身着一件发白的条纹短袖,胸口别着共产党员徽章,皮肤黝黑,与身后时髦的电商店面有些不搭调。
这位老人名叫台自力,陇南成县光华村的村支书。55岁,正是普通农家老人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时候,台自力却依旧奔波在乡村扶贫的路上。
台自力,和他的名字一样,自立自强,自力更生。十余年来,他从社长到支书,带领成县广化村村民,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为民富民的自立发展之路。
(台自力在他的电商线下体验馆)
合作社的好社长
12年前,台自力到兰州看病。治疗结束后,闲不住的他去西北商贸社参观。机缘巧合,经朋友介绍,他又参加了发改委新农村建设表彰大会。之后又到离北京80多公里的寒心河村参观。也是这次经历使他意识到,他们的村庄已远远落后。他下定决心要改变村里贫困的现状。
“要致富,先修路”。当时的他还是广化村一个合作社的社长,管理100多户人口,他向领导反映广化村要先把路修起来。在道路硬化的过程中,他就着手安排怎样使村民脱贫致富。2006年,村里的地种植小麦、玉米、黄豆和油菜,基本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人们大多就此安于现状。广化村的发展致富之路遇到了“瓶颈”。
能干事的老支书
2007年,他担任了广化村的村支书一职。他决定先走一步,想办法突破广化村致富的“瓶颈”。
台自力率先引进西洋樱桃,试种成功后,便在大约200到300亩地方的大棚里种植。又先后引进蔬菜和草莓,一直到现在正在培育的菊花,是他从江西带回的苗子——引进的第四大品种。
经过十年发展,台自力搭建起了成县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已为12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开创了成县广丰林牧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本村留守村民提供便捷的致富路。
致富不忘乡邻。广化村一对一帮扶的对象是东营村,台自力把自家的菊花苗还有种植技术免费提供给东营村的村民,帮助他们致富。现在,东营村也有30多户人家种植了一百余亩菊花。
爱学习的老父亲
作为一位50多岁的老汉,台自力一直没有停下学习探索的脚步。次子台育超回忆,小时候父亲的办公室里摆有七个大柜子,里面全部放满了书。“吃饭的时候都在看书,后来有电脑以后,还是把饭在电脑旁边放着。”
(台自力的办公室)
台自力夫妇休息的地方和他的办公室连在一起,办公室在一楼,休息的房间在二楼,一楼简单的陈设,一个书柜,两台电脑,三幅字画,一张印有“优秀党支部书记”的奖状。
互联网时代下,台自力依然紧跟时代的脚步。“早上五点起来就在电脑前,晚上回来也要看电脑。看电视上的农业频道——陕西农林卫视,就看人家的农业致富路,然后借鉴过来。”儿媳妇杨静静说道。
新时代的小电商
最近一年多来,台自力开始玩起了电商。2016年9月,陇南市成县电商中心建立,台自力的广丰富硒菊花便入驻这里。此后,他又转入微店营销,并且把儿媳妇找过来帮忙经营。
可想而知,对互联网非常陌生的台自力来说,电商之路并不十分顺利。然而,他还是乐此不疲要大力发展电商模式。家里人把他的尝试当作是一次“冒险”,甚至儿子“不看好”,但台自力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梦想。他希望有一天,陇南菊花能够销到世界各地。
台自力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家里面的事情是小事,村上的事情是大事。”面对一次次“不看好”的“冒险试验”,台自力的儿子台育超说,“没办法,其他人干不了,因为其他人不姓台。”
2017年7月4日晚上8点13分,接到父亲电话的台育超告诉我们,下午开完和青岛合作的电商项目的座谈会后,他还要再继续开关于村里事务的会议。
(校园记者 宋锐 张霄 王英妮 指导教师 刘晓程)
相关新闻
- 2017-07-18“互联网+” 在陇南成县小川
- 2017-07-18互联网+政务 天水市政府政务大厅助力“接放管服”改革
- 2017-07-17张掖肃南 “互联网+旅游”促牧民增收
- 2017-07-152017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公布 金昌紫金云大数据成为甘肃省唯一入选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