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验源自脱贫实践 ——积石山县“两户”见面会“好做法”之二临夏 州委党校课题调研组
在推进“两户”见面会的进程中,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可复制推广的脱贫户十分重要。一方面,它关系到脱贫户能否进一步持续增收、稳定脱贫,达到树起新标杆、率先奔小康的目的;另一方面,它关系到能否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使贫困户从介绍传授的做法经验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好点子好门路,达到先富带后富、共同奔小康的目的。
政策指引明方向。在“两户”见面会上,脱贫户在谈到自己脱贫的经历和经验时,大多都不约而同地谈到,是党的好政策给他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带来了好处和实惠。安集乡钭家山村马生龙、柳沟乡上坪村张永山、关家川乡宁家村马文元等众多脱贫户谈起通过精准扶贫各项优惠政策激励和扶持脱贫时,对党的政策给他们带来的机遇和变化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众多脱贫户共同的心声。
脱贫愿望变动力。有了政策的支持,还需要发挥脱贫户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让脱贫愿望变成现实,还需要具备勤劳、吃苦、诚信、坚守、守法等品行。
家住中咀岭乡庙岭村身有残疾的脱贫户马进军,在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之后,贷款承包了村上的70多亩土地,种植中药材,年收入从5000多元达到现在的8万多元,不仅自己顺利脱贫,还解决了几户群众的就业问题,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为特殊群体树立了榜样。
金融支持增后劲。对处在贫困地区的农户来讲,仅仅有政策的支撑、致富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迫切需要金融的支持,这样才能使他们迈出坚实的第一步,也为今后的发展注入活力。中咀岭村脱贫户马晓云欣喜地说:“危旧房改造的补助款、政府送的10只羊、5万元扶贫贷款……没有政府的这些帮助,我不会这么快就脱了贫。”据调研了解,很多脱贫户正是凭借政府和社会的多方帮助才率先脱贫,这对环境差、底子薄、收入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的贫困户来说至关重要。
技能培训长本领。众多脱贫户脱贫的经历和经验充分说明,要长期脱贫、稳定脱贫,需要掌握一门适合自己发展的实用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市场上摸爬滚打,靠勤劳和智慧发家致富奔小康。刘集乡肖家村党支部书记肖继元介绍本村经验时说:农民要致富,一定要掌握一门技术。肖家村的帮扶单位金川公司先后两次组织开展80多人参加的电焊、挖掘机技能培训,70多人拿到了等级证,现在他们在市场的月工资达到7000元以上,个别技术硬、口碑好的月工资达到上万元。
选准门路拓富路。在“两户”见面会上,在深入农户调研时,在座谈会座谈中,广大基层干部和脱贫户、贫困户都畅谈了找门路、快致富的好思路好方法好建议,大家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找门路要符合政策、遵守法律;致富门路千条万条,要根据每个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发展的路径;要重点用好5万元扶贫贷款,主要用到发展生产和致富项目上;要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瞅准市场需求,发展特色产业;要健全农合组织,发展实体经济,组团抱团发展,增强抗风险的能力等。在安集乡钭家山村“两户”见面会上,脱贫户豆师在回答一贫困户提问时说:“安集乡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乡亲们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我贷款买了辆拖拉机跑运输,一月能挣三四千元,今年我换成了兰驼,如果天气好,自己能吃苦,生意上讲诚信,一月能挣七八千元。小买卖看起来不起眼,但对我来说是个不错的致富门路。”乡党委书记马正荣总结点评时强调:“脱贫要从实际出发,一定要找准门路,激发内生动力,注重环节、细节,才能勤劳致富。”
服务到位有保障。广大基层干部、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把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变为服务群众、锻炼才干的过程,真心实意提供有效服务,受到了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在钭家山村入户调研时,一名老共产党员感慨道:现在的基层干部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干什么事都尊重老百姓的意愿,千方百计为脱贫致富提供服务。这一切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群众相信在党的指引下,通过勤劳苦干,脱贫致富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相关新闻
- 2017-07-05兰州:记两学一做的践行者服务群众的带头人 优秀共产党员、致富带头人魏常明
- 2017-07-04扶贫催开“致富花”——甘南合作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侧记
- 2017-07-04甘南碌曲:锅庄之乡的致富经
- 2017-07-04把种庄稼变成“种风景” 兰州榆中休闲农业开启致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