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催开“致富花”——甘南合作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侧记
合作市作为国列贫困县市之一,在“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强力推动下,贫困人口由2015年的4388人下降到现在的2198人,贫困发生率由12.5%下降到6.4%,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92元,增长11.6%。
一年来,合作市持续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面落实“1+17+1”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案,深入开展“脱贫决战年”工作,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投入,更好的方式,全面推进“六个精准”,确保扶在人头上、扶在心头上、扶在根子上,开创了脱贫攻坚多点发力、多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合作市那吾乡卡四合门娄村的酸奶加工合作社是合作市精准扶贫的一个亮点。村民零成本投入运营,合作社统一收购村上的牛奶,统一生产加工成酸奶进行销售,为农牧民的增收提供了捷径。
“我们酸奶加工厂今天能够正常运营,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甘肃省农业大学的帮扶。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中,政府投资给我们新修了厂房,甘肃农业大学免费提供了价值大概25万多元的生产加工设备,并提供技术培训。现在,我们自己可以进行生产加工酸奶了。”村长卓玛本说出了群众共同的心声。
卡四合门娄村的酸奶加工合作社,只是合作市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瞄“主心靶”使对象更精准
合作市坚持把准确识别贫困对象作为精准扶贫最基础的工作,紧扣“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的要求,扭住贫困人口识别、管理和退出等关键环节,全面实行“3344”识别法,及时复核认定贫困村、贫困户底数和动态。认真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逐户核查2014—2016年度脱贫人口信息及“两不愁、三保障”等各项指标,对排摸出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及时整改落实,切实解决了建档立卡数据不准、帮扶干部政策不熟、数据变化更新滞后、责任履行不到位等问题,做到了贫困对象认定精准,全面实现了贫困入库、脱贫出库、动态管理,为制定帮扶措施和各类项目精准扶持打下了坚实基础。
定“任务书”使目标更精准
深化“853”挂图作业,完善村级“五张图”和五类档案,规范填写贫困户台账,坚持问题导向,对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区分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等不同原因,列出脱贫致富需求清单,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细化措施、完善计划,明确了“任务书”和“路线图”。同时,加强精准扶贫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认真核实录入到户项目,及时更新贫困村、贫困户信息,确保了数据准确、管理规范,实现了工作部署精准化、目标任务精准化、对策措施精准化,增强了脱贫攻坚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绘“作战图”使内容更精准
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大力整合涉农项目资金9626万元,实施了一批农牧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效改善了农牧村生产生活条件,行政村沥青(水泥)路通畅率、村内道路硬化(沙化)率、有安全稳固住房的贫困户比重、饮水安全农户比例、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覆盖率、行政村动力电覆盖率、行政村通网率、行政村通讯普及率均达到100%。
打“组合拳”使方式更精准
以提高扶贫实效为目的,创新套路,组合出拳。完善扶贫工作机制,组建了16支共820人的“帮扶工作队”,形成每个贫困村由2名县级领导包抓,有1支乡包村领导、挂职第一书记、双联干部、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组成的帮扶工作队具体帮扶的帮扶体系,实现“一村一品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改进资金投入方式,设立市级贷款担保补偿资金3050万元,为双联贷款提供担保;设立利息垫付基金,改变了农行从贷款中先期扣取利息的做法,切实降低了贷款门槛,累计发放“双联”惠农贷款3247户1.58亿元。大胆探索社会资金、民营资本参与精准扶贫的有效机制,用足用好天津、平凉和中海油等对口援建的政策和资金,凝聚精准扶贫的强大合力。
织“兜底网”使保障更精准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基本医疗特惠政策、大病保险、慢特病门诊治疗费用报销和疾病应急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等资金1091.23万元。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9%。市财政配套发放803户政策性低保户生活补助资金299万元,将未纳入低保的建档立卡户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扶贫低保“两线合一”。扎实开展扶贫领域“两查两保”专项行动,严肃整治查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共查处和整改具体问题671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督查检查全覆盖,确保扶贫资金安全使用、政策有效落实。
相关新闻
- 2017-04-19藏乡江南满目春 ——甘南州舟曲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 2017-03-29甘肃省考核组考核甘南州精准扶贫
- 2017-03-10甘南州临潭县:精准扶贫成为“两学一做”主课堂
- 2017-03-09甘肃省贫困县考核组考核验收合作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精准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