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个世纪的牵挂——新华社老记者重访“老贫困”侧记
新华社兰州6月24日电 (记者 任卫东、谭飞、王博) 半个世纪的惦念,半个世纪的牵挂。6月22日至23日,年逾古稀的何东君、邓全施相约来到甘肃省通渭县,重访他们担任新华社记者时,曾经共同采访过的苦瘠之地。
上世纪七十年代,何东君、邓全施二人还是刚刚入职的年轻记者。彼时的通渭,正遭遇连年干旱,22个月未下过透雨。虽然同样生在农村,但通渭的贫苦还是让邓全施震惊。他回忆说,土地无墒,草木枯焦,禾苗干死,当地人缺粮缺水,“穷得没有生气”。
受地理区位、地形地势等诸多因素影响,通渭自然灾害频发,尤以旱灾为祸最烈。据记载,13世纪末叶至20世纪前期,有籍可考的特大旱灾就多达30余次。生态恶劣、土地贫瘠,通渭人的饥馑烙印十分深刻。即使在“苦瘠甲于天下”的陇中地区,“最贫困”也是通渭百姓祖祖辈辈难以撕去的标签。
那些年通渭的灾情,让周恩来总理闻之落泪,两位记者也从此心生牵挂。这次,何东君和邓全施分别从北京和海南远道而来,相约再来通渭“走亲访友”,是为了了却一桩心愿——看看当年不敢奢望好日子的地方,如今全面小康在即,是不是真要脱贫了?
今年丰沛的雨水让兰州市到通渭县城近两百公里的路绿意盎然。就连作家张恨水笔下“谁都头痛的华家岭”,如今也是满山绿植。老记者们兴奋地眺望车窗外,慨叹干山秃岭到满目苍翠的巨大变化。
从县城到李家店乡的道路正在大修,行车颇为曲折颠簸。村间狭窄小路,更是坎坷不平,泥水碍脚。老何还有轻微腰伤,常常步履蹒跚,气喘吁吁。
他们辗转要去看望的,是多年前采访过的王永祥一家。当时,一家五口住一孔窑洞,用破烂的牛皮纸水泥袋做“门”,锅里是很稀的能照见人影的野菜汤糊,景况十分揪心。如今王永祥已经去世,王永祥的小儿子王继承是家里现在的主人。
门楣刻写着“耕读第”,院落干净敞亮。当地的传统茶饮“罐罐茶”在电炉上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王继承的妻子热情地拿出油饼油圈给客人品尝。如今寻常的农家小吃,在过去都只有过年才能偶尔吃到。
茶过几巡,老记者们问起王继承家里的生活状况。
虽然相比过去生活条件改善了,但王继承家在当地依然算不上富户。原本在外当瓦工收入不错,谁知在新疆一个建筑工地干活时却意外受伤,只能回家侍弄家里的几亩地。加之三个孩子里有两个陆续上了大学,日子过得还是有些紧巴。
王继承说,因为家里的特殊情况,他家被评为二类低保户。妻子也在附近学校找到了帮厨的工作,每月也有2000元的稳定收入。
王继承的大儿子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家里负担轻了不少。去年,借国家危旧房改造的政策,王继承将家里最后一间土窑也换成了砖房。现在砖房盖出了大模样,只等着安上门窗、装修入住。
王继承笑言,眼下家里就要迎来“历史最好时期”,“娃娃们一个个毕业工作了,日子就轻省了。”他充满希望。
临近7月的通渭,麦穗弯了腰,玉米苗绿得发亮。老记者们记忆中陡峭的坡地,成了平整的“彩锦”。闻讯来的李家店乡干部说,这些年通渭立足实际推广覆膜技术,固土保墒,粮食产量“九连增”。近十年,通渭一次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三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吃不饱饭的日子成为历史。通渭县还把兴修梯田作为治理水土流失、防旱减灾的一项重要措施,采取整山系整流域规划、人机结合、综合治理、连片开发的方式,大规模推进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昔日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
从“百姓家无隔夜粮”到“饥荒挨饿成历史”,虽然旧貌换新颜,但全面小康在即,“苦甲天下”的通渭要跟上全国步伐,还面临艰巨的任务。两位老记者相约,待耄耋之年,再来通渭看看!
相关新闻
- 2017-06-22【脱贫攻坚看甘肃】贫困户向脱贫户“取经”记
- 2017-06-23王福生:加快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自我发展能力
- 2017-06-23甘肃省将为百名贫困听障患儿实施人工耳蜗手术
- 2017-06-22兰州:2000余件衣物捐给贫困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