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的“陇南实践”——写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下)
原标题:勇于创新的“陇南实践”——写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下)
2015年12月27日,阿里巴巴成县村淘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给顾客推销网上年货折扣产品。本报记者张平良摄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确定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发展理念是方向、是钥匙。
作为世界首个国家制度的诞生地,陇南从不缺乏创新的基因。创新,陇南发展之本。
“联网+”时代的“陇南模式”,敢为人先,让陇南不再“边缘”;片区扶贫、电商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双联扶贫“六大品牌”,让众多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小康。电子商务、金融创新、乡村旅游,在全省率先尝试,为西部贫困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就是这样的陇南,虽在西部偏僻贫困之地,却因为在实践中不断闪现的创新光芒,让众人感到惊叹。如今,融入新时代,立足新起点,陇南人民正以义无反顾的坚强决心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书写后发赶超的陇南篇章。
记者 靳淑敏
“互联网+”:紧跟时代步伐,破除发展壁垒,让陇南不再“边缘”
黄彩霞现在每天早上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点开手机上的“为村甘肃陇南冯家峡村”微信公共服务平台,了解村里昨天发生的新鲜事,村上的核桃、野菜等土特产哪个销售得好,村务公开的新情况,或者其他乡亲提出的好建议……
黄彩霞所在的康县城关镇冯家峡村,有村民587人,和她一样认证为“为村”村民的就有393人。而在康县,已有19个村申请注册了“为村”公众号。冯家峡村由于村民参与的热情高、互动信息多,去年9月至11月,在全国71个上线运行的村庄中,连续3个月“为村指数”排名第一。
这是陇南在“互联网+”时代,迎风起跑,抢抓先机、创新理念,破除发展壁垒,不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后发赶超的生动实践。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各级干部打开了走向世界的窗口,也打开了陇南发展的‘创新之门’、‘开放之门’和‘致富之门’。”市委书记孙雪涛说。
2013年底,陇南试水电子商务,解决农产品卖难,精准扶贫,探索出了一个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陇南模式”。全市共开办网店9600多家、微店5000多家,实现销售总额44亿元。陇南被国务院扶贫办命名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示范市,荣获“2015中国消除贫困创新奖”。
如果你来到陇南,你会发现互联网的应用是如此的普遍———陇南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壮大政务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手机报等新兴媒体。开通2690个政务微博、561个政务微信平台、193家政务网站,形成主流发声、集体跟进、集束宣传的格局,组成了强有力的“微媒体矩阵”,开启了传递陇南声音、展示陇南形象的新窗口。
正是通过利用这些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和网络论坛、网上留言板等,陇南打造网上办事平台、便民服务平台、阳光政务平台,走出了“网上群众路线”。
陇南还将“互联网+”广泛应用到防灾减灾、扶贫攻坚、旅游开发、农产品销售等领域,建设集数据采集、分析、共享、应用为一体的“互联网+”产业综合运营项目,为全市政务工作开展和业务协同提供数据共享与应用支撑。
陇南对互联网时代的主动拥抱和有效“对接”,为陇南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青山绿水、特色文化成了“金字招牌”,带热了旅游经济。很多新的优势,正在不断显现。
扶贫开发:“六大品牌”,蝶变效应,让人人共享发展福利
在陇南,扶贫就是发展,发展就要先脱贫。
“过去我们自己出个村都难,仅靠种地维持生计,自从脱贫工作队来到村上,制定规划,修路,搞养殖,发展电子商务、生态旅游,日子越过越红火了。”从一个人均不到2000元的贫困村,到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的生态旅游富裕村,在陇南成县鸡峰镇草滩村当了十多年村主任的谈志刚见证了这一变化。
草滩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是陇南将扶贫开发与双联行动相结合,与发展电子商务相结合,与产业培育相结合、与金融支撑相结合、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立足片区扶贫的生动再现。
陇南立足市情,把“扶贫攻坚”放在“四个快速推进”的首要位置,针对贫困地区实际情况,陇南干部群众不断创新,勇于突破,一个又一个扶贫新亮点蓬勃涌现:
陇南创造性地实施了25个特困连片地区集中扶贫攻坚,以项目整合资金,将领导、帮扶力量向特困片区倾斜,扎实开展整村整乡整片区推进,特困片区合力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把扶贫攻坚与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富民产业和乡村旅游业互利共赢……
陇南走出一条具有陇南特色的扶贫之路,形成了“六大脱贫攻坚品牌”,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片区扶贫,立足特困片区,形成扶贫攻坚“拳头效应”。电商扶贫,让群众“足不出户”在家赚钱。产业扶贫,培育群众增收“铁杆庄稼”。金融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增加群众致富活力。旅游扶贫,让群众捧起“金饭碗”大发“旅游财”。双联扶贫,“结亲家”凝聚合力,真正扶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让陇南的贫困群众“改穷业”、“换穷貌”、“挪穷窝”、“拔穷根”。五年来,陇南集中力量解决了91万群众的贫困问题,贫困发生率从53%下降到16%。
金融创新:激活资本,拓宽渠道,为陇南引来发展活水
资金是经济的发展命脉,而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市在金融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坚持“金”“融”并重,以构建“3+1”立体化金融支撑体系为核心,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发放为发力点,以完善金融扶贫服务体系为保障,不断探索。
2014年7月23日,全省首家农村物权抵押贷款交易中心在西和县何坝镇挂牌成立,2016年1月15日,我市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服务平台,也是全省首个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服务平台成功上线运行。这标志着农民的土地、林地和宅基地由“死物”变“活物”,可以在银行抵押贷款。同样,合作社、龙头企业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解决资金周转难题。
西和县昭信食品酿造厂负责人赵雁冰就通过农村产权确权抵押交易服务平台拿到了400万元的贷款,他把这些钱作为流动资金,扩大生产,吸纳了10多名下岗职工就业。
为撬动更多的金融资金作用于贫困群体,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我市创新工作机制,以宕昌县哈达铺镇召藏村为试点村,采用扶贫资金互助协会、村委会和信用社共同参与的“互助资金担保+‘农村产权’反担保”模式,启动村级扶贫互助资金金融改革试点,信用社以1:10的放大倍数向贫困户或专业合作社贷款。
此外,我市探索成立的资金互助组,创新出了“合作社担保+‘农村产权’反担保”“协会担保+‘农村产权’反担保”等多种模式。
数据显示,几年来,全市累计发放农村抵押贷款50亿元。
不仅如此,我市依托金融构建了强有力的发展支撑体系,建立了“3+1”立体化金融支撑体系。成立龙江金融服务、龙江城乡发展、信通城市经济发展等市级平台公司,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和项目建设融资难题。
完善的金融服务向贫困山乡延伸,灵活的金融政策向小微企业倾斜……如今,陇南已探索形成了互助资金共管共用新模式,实现了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点业务范围行政村全覆盖。
乡村旅游:共建绿色家园,共享生态红利,让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
今年“五一”小长假,陇南旅游实现收入2.53亿元。尤其是以康县花桥村、大水沟村、何家庄村景区为代表的国家A级旅游景区,成为广大游客的首选之地,仅康县花桥村景区就接待游客24500人次。
乡村旅游受热捧,是陇南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旅游富民工程,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必然结果。
以康县为例,多年来康县坚持以“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方式,在有限时间内集中力量突破、补齐短板制约,把“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成“生产力”,并结合实施“十村百户千床”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发展农家乐和农家客栈308户,打造了一批生态、文化、养生、休闲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在康县城关镇凤凰谷村,更是抢抓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开发机遇,探索建立了“支部+双联单位+公司+农户(贫困户)”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采取集体控股、群众参股、贫困户持股的方式,筹资35万元成立了凤凰谷乡村旅游度假有限公司,吸纳本村管理和服务人员38人就地就业,带动村上100多户群众收益,连续两年对贫困户和群众进行入股分红和奖励160多万元。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就地城镇化,有力推动了农村发展、农民致富。
而这种模式,在陇南众多的美丽乡村已经开始实施。
如今集休闲、体验农家生活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游客住农家屋,吃农家菜,走的时候再带些农家特产,或者网购,也让当地的农特产品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宝贝”。乡村旅游已成为陇南绿色发展的一大名片,我们相信,这幅靓丽的生态美景,也将成为陇南人民永恒的财富,代代相传。
相关新闻
- 2017-05-15【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陇南徽县:下足“绣花功” 织出“富民锦”
- 2017-05-12【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下足“绣花功” 织出“富民锦” ——陇南市徽县“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纪实
- 2017-03-28甘肃省公安机关“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主题教育实践宣讲报告会在陇南市举行
- 2016-12-02【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兰渝铁路岷县至广元段年内开通 陇南将圆“铁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