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故事】定西市渭源县郭家山:土坯房变新房 百姓心里亮堂堂(图)
《脱贫故事》栏目开栏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风雨无阻,扎根农村,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率领大伙儿奋战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演绎出一个个鲜活动人的脱贫故事。从本期节目开始,本台在《渭源新闻》中开设《脱贫故事》栏目,将陆续采访播出全县脱贫攻坚小故事,敬请关注。您也可以来稿或提供相关新闻线索到我们的邮箱,邮箱地址是wytpgs@163.com 郭家山:土坯房变新房百姓心里亮堂堂——系列报道(一)
暮春时节,走进位于渭源县西南部的麻家集镇,桃杏含笑,春意正浓。小村郭家山,人称“小台湾”……路西村郭家山社距离镇政府不到2公里,短短两年间,30户村民全部自发拆除了危旧房,还建起了小洋楼和漂亮的文化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退休干部杨步新:现在我们这个庄里确实和县城差不多,空气又比县城好,来了就不想到别的地方去了,这里生活又舒服,从家里出来又有活动的地方,又可以散心,大家都是熟人,这就比县城好。
第三高中学生郭力娟:我们每个学生都想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由于现在的改革,家乡都变得比以前更好了,所以我们也更爱这个家乡。
而谈起过去的生活,今年71岁、曾在路西村当了十三年村委主任的郭天贵至今难忘。
村民郭天贵:
各队的房子都出现土坯房,有的根本不敢住人,有好几户都是这样,有的连门窗都没有,甚至就有一个床,但很破烂。唤醒贫困户内心脱贫盖房的渴望,激发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每个镇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麻家集镇党委书记张俊生:
村上条件比较差,路也不通。前年后半年,村群众修路的愿望比较强烈,村民自发地每户捐2000元修了条沙路。基于这种情况,镇上引导群众,先建好房子,改变居住条件,再争取项目配套。2016年年初,在乡镇领导、乡村干部多次入户调研、动员后,郭家山社被确定为麻家集镇美丽乡村示范点。
麻家集镇党委书记张俊生:
最关键是选准领导小组,关键之中的关键是选好组长,选一个有眼光,有方法、有办法的人,有影响力、有组织力、有号召力的乡村能人,组织和团结村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镇村干部利用社上群众多年来心齐同德,团结互助的淳朴民风,经过镇、村、社干部群众的共同商议,成立了村民小组,选出了带头人,村民们便有了“主心骨”。
杨生录:
把我推选为副组长。管理工程的进展和质量。每到早上六点半的时候,三十一户每家出工一人,坚持每天等我安排干活。
村民郭宝刚:
就我们村全体都很积极,村民也很配合,大家积极参与,有技术的投资技术,有资金的就多投点资金,这样一来,大家心里也都平衡,做的比较成功。遇到问题的时候,就组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研究,民主决策。为了更好地引导全镇群众变“要我建房”为“我要建房”,麻家集镇党委、政府分类分户施策帮建,精准有序推进“无遗漏”,同时通过群众自建、干部帮建、亲属共建、承包代建等多种方式将分户改造与美丽乡村建设相对接,精准地打造了美丽农村“两拓展”。
记者:你们都出了多少钱?郭家山村民郭天如:当时我个人出了三万六千多块钱,乡政府补助一万到一万五左右,出工就是七十多个工。记者:前年乡政府动员你们盖房子,你们当时是怎么想的?郭家山村民满发桃:乡上动员着盖房子,老人们都说是给娃娃们盖房子呢,咱们都支持着呢,就开始盖了起来。亲戚朋友都帮助了些。再一个庄上的人就一个给一个帮着盖么。麻家集镇党委书记张俊生:发改局给了一条项目上的路,让这些村民代表组织村民出义务工的形式进行了实施。
要想富,先修路。一条路,点燃了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为了修路,郭家山的村民们纷纷慷慨解囊。镇党委因势利导,将捐款修路的“效应”扩大化,由点带面,改建危房,实现绿化、亮化、美化。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基础设施建设,由村里能人带动、群众自愿筹资、镇上落实项目支撑,郭家山在全镇率先建成了“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美丽乡村。
郭家山村民郭天贵:
道路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双管齐下,房屋也盖的特别好,全是前平后瓦,群众信心也很高。麻家集镇党委书记张俊生:
今年我们以郭家山为模板,在全镇八个村、二十个村庄同时展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参与的户数900多户,占全镇总户数接近90%。
房盖好了,住着舒服了,心里也就畅亮了,改建的庭院、新修的楼房,宽阔的水泥硬化路,和着男女老少灿烂的笑容,郭家山社在杏花翠柳的掩映中,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美丽画卷。
麻家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进:
撸起袖子,加油干。按照构筑绿色共享,发展庭院经济以及优势产业让我们的农村美起来,产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
相关新闻
- 2017-04-25定西渭源县帮扶干部签订廉洁承诺书
- 2017-04-25定西渭源:帮扶干部签订廉洁承诺书
- 2017-04-25定西市陇西县油菜花开美如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