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呼唤科技“护航”
原标题:文化遗产保护呼唤科技“护航”
工作人员对敦煌莫高窟窟内壁画进行“数字化”采集(资料图)
中国甘肃网3月17日讯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 (记者 于娟) 2016年全国两会,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提交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工作》的提案,被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选为重点提案进行重点督办,去年底,这一提案被列入国务院《“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在今年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樊锦诗的提案依然关注文物保护。
甘肃作为文化大省,境内文物遗产丰富,其文物保护状况如何?还需哪些改进?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文物大省的“文保”实践
在甘肃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先辈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遗产。目前,全境共有不可移动文物16895处、世界文化遗产7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31处。
“文物古迹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一个国家和民族厚重的文化魂魄。保护文物古迹,就是保护历史,护佑文化传承。”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省历来高度重视这些珍贵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全省文物保护工作成绩突出,尤其在土遗址保护研究、文物数字化等方面,为全国文物保护提供了诸多成功经验。
去年12月,我省成立了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志着我省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走上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道路,标准化工作也迈向产品、工程、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全覆盖。
去年5月,“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运行。普通民众用手机亦可畅游敦煌洞窟。“数字敦煌目前主要为学者服务,其次才是为公众服务。”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说,目前,洞窟图像内容的展示已经有一些针对公众的资源,随着后台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DAM等逐步建成,将有很多资源会更好地展示出来,为大众服务。
“数字敦煌”建设是我省利用现代科技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的一个起点。甘肃作为文物大省,文化丰富多样,文物代表性和重要性非常突出。近年来,我省立足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实际,积极推动文物保护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在全省推广文物数字化保护管理和展示利用的“敦煌模式”;在土遗址、古代壁画保护等领域加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建设,打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面提升集成创新和区域创新能力,全省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骄人业绩。截至目前,省博物馆《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览完成改造提升,完成4个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申报。
人力与物力的短板
前不久,一条由新华社记者采写的“甘肃明长城遗址遭农田‘啃噬’有的成农户羊圈院墙”的新闻在网上广为流传,读后令人痛惜。
该文所指的明长城景泰段早在2006年5月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8月,省政府在此设立了保护碑,确定将长城墙体两侧以外20米内纳入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外延50米。
尽管有这些举措,但明长城景泰段保护现状还是令人唏嘘。“究其原因,一是缺人,二是缺钱”,省文化厅有关工作人员说。
据记者了解,我省文物保护工作在资金投入、机构人员配置等方面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其他省非遗保护情况相比,尚有很多问题与不足:一是缺乏相应的专门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二是资金投入不足。除中央和省财政资金外,各市(州)、县(区)基本上没有对文保投入专项经费。三是业务人员基础薄弱。一些基层文保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临时借调的。其责任心和专业知识都难尽人意。正是这些不足,严重制约着我省文物保护的进一步发展。
科技创新是文保关键
“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仅体现在文化的数量上,也体现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质量上,更体现在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采访中,省文化厅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该人士认为,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和更多的投入放在真实的、亟待保护的那些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真实文物上。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文化遗产在当今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更多业内人士则表示,针对目前实际,甘肃文保工作要在短期内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加大科技创新,让科技的力量为文化遗产保驾护航。
有专家指出,科技创新是实现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唯一途径。近年来通过联合攻关,我国已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解决了一批文物保护中的重点、难点和瓶颈问题。一些领域已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国际话语不断加强。比如,通过对石窟寺壁画保护技术的持续支持,我国已从十余年前的受援国发展成为技术输出国。
记者了解到,2016年,全国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提交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工作》的提案,被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选为重点提案进行重点督办,截至目前,这一提案被列入国务院《“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
提案中,樊锦诗建议科技部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科技专项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并予以优先启动。重点针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保护修复、传承利用3个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和科技示范。同时她也提出希望重点突破的领域:考古调查与发掘专用的技术和设备、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抢救性保护手段等。
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提案对于甘肃具有很强的可借鉴意义,比如对于长城的保护,可以通过影像采集,卫星定位监测巡逻等方法加以保护,以此解决“人少、钱少”的困境。
相关新闻
- 2017-03-17“五子并举”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庆阳市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综述
- 2017-03-17甘肃全省各地开展保护生态宣传活动
- 2017-03-16王锐在2017年天水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强调 打赢污染防治硬仗 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 2017-03-162016年临夏州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