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知难而进
原标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知难而进
黄绿
春去冬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一年时间。10月、11月最新经济数据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继续显现”,库存、杠杆率、单位成本三大指标呈现出“持续下降”或“继续降低”,确实值得欣慰。但同时,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不论是政府、企业在改革中感受到的巨大阻力,还是专家学者在理论上的各抒己见,都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不仅肯定了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更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明年经济工作全局中的“主线”作用。
“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面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要不要改的问题,因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一道绕不开的“坎”,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所以,不仅要毋庸置疑地改、刻不容缓地改,而且要改好改成功。
从眼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情况看,强调其“主线”作用,使其深化,关键是要知难而进。所谓的“知难”,就是要从内心真正明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在何处,因何而难?明白这场改革不会一帆风顺;所谓的“进”,就是要明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来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场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的是举全国之力而为,需要的是信心、决心、耐心和恒心,要在曲折中不断奋力前行。
目前的改革中,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人,甚至是一些重要部门和重要领导,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与“进”认识依然不足。在中央明确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以及我国经济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而不是周期性”的情况下,依然犹豫观望,心存侥幸,以老办法来应对新问题,幻想以“时间周期”换“结构性调整空间”,思想上缺乏信心与决心,行动上没有耐心和恒心,造成一些地方、部门及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迟缓,以至坐失时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所以难,是因为在过去多年的发展中积聚了太多的矛盾与问题,不仅有结构性的具体问题,同样有思想观念和体制上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每次遇到问题,都过多地强调和运用需求侧短期管理,以致需求侧最终出现投资边际效用不断递减、出口速度放缓和消费能力不足,难以牵引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需求牵引动能不断减弱。与此同时,多年来供给侧管理上,企业、社会发展过度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以速度、规模替代质量和效率,大规模的粗放经营生产导致制度创造、技术创新等要素难以发挥作用,低层次上的产业同构化重复与恶性竞争不断积聚,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严重,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造成大路货产品“你有我有全都有”,而高端类产品却少之又少,长期的要素依赖与惰性使供给侧推动力难以增强。
解决结构性矛盾只是供给侧改革的困难之一,而诸如唯GDP论的政绩观、利益固化下的体制、机制障碍、市场难以充分发挥配置资源作用以及创新不够等,都是摆在供给侧改革面前的一道道难题。对于诸多问题,及时加以引导提高认识的同时,更要下大力气及时解决。GDP政绩观利弊一目了然,不唯GDP论,既需要对照新发展理念从观念上、思想上重新认识,更需要对官员有新的考核办法。对于利益固化下的体制、机制改革,不下狠心、不下狠手,改革的桎梏就难以打碎。至于让市场充分发挥配置资源作用,关键是各级政府要相信市场,不固执于万事都离不“我”的一贯思维,要管住自己的“心”和“手”。有句话说得好:“为了长远发展而管住眼前的‘有形之手’,不为亦是有为。”至于培育创新这个发展新动能,既需要快马加鞭,更需要久久为功,因为创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关键在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思其艰以图其易。”中央指出明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随着改革的深入,可能还会暴露出更多的矛盾与问题,这就更需要我们知难而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一步,其意义不言而喻。我们相信只要“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
相关新闻
- 2016-12-19酒泉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2016-12-16改出发展新活力——酒泉瓜州县新能源供给侧改革试点工程初见成效
- 2016-12-14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
- 2016-12-13甘肃省出台《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 全面推行公积金异地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