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用生命诠释医者大爱——追忆甘肃省著名呼吸科内科专家蔡曦光(图)

16-12-23 08:17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宜秀萍 编辑:李秀清

  原标题:用生命诠释医者大爱——追忆甘肃省著名呼吸科内科专家蔡曦光

  蔡曦光生前在工作中(资料图片)。

  记者 宜秀萍

  从最初的放射科医技人员,到全省呼吸领域乃至大内科方面的权威专家;从普通医生到医院的管理者;直至退休后,依然担着省人民医院专家组组长的重担,还兼任甘肃省医师协会会长,并在国内、省内多个学术团体任职。从医45年,无论社会角色怎样变换,蔡曦光始终不忘医者本分:心系患者,治病救人。

  在确诊身患恶疾成为危重病人的最后时光里,蔡曦光心心念念依然是患者,始终在抢救病人的临床一线,询问病情,交代医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省人民医院医生蔡曦光用生命诠释了医者的大爱情怀,谱写了大医精诚的感人之歌。

  穿白大褂的患者

  2016年6月1日早上,蔡曦光到呼吸科进行每周例行查房。他走进病房,询问患者病情,与一起的医生讨论疑难病例。

  “蔡院长,您的脸色怎么这么黄?”一位医生发现了蔡曦光的异常。蔡曦光本人也显得很难受,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淌。

  两位医护人员赶忙陪着蔡曦光去做检查。根据初步诊断情况,消化科的医生当即开了住院单。随后的系列检查确诊:胰腺癌晚期合并肝转移。

  “病情发展到哪一步了?还能不能手术?你们不要瞒我。”消化科主任詹丽回忆,确诊为胰腺癌后,大家都不敢相信,也不知该如何面对蔡曦光。蔡曦光本人反而十分坦然,作为学识丰富的医学专家,医护人员想瞒也瞒不过去。住院期间,不管病痛怎么折磨,蔡院长从来不会喊一声疼,护士帮他做口腔护理、给他喂药,他能自己做的从来不肯麻烦人。直到临终前,他仍然担心麻烦大家,一再叮嘱后事从简。但害怕麻烦别人的蔡院长,却丝毫不怕别人来麻烦自己。

  “以前我觉得蔡曦光就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医生,住院治疗的这68天,让我重新认识了他。”蔡曦光的爱人席明说,她没有想到蔡曦光的病情会牵动这么多人的心。

  蔡曦光住院期间,医院内外很多人专程来病房探望,来了一批又一批。怕影响他休息,很多人就在病房外看一眼,在留言本上写几句问候的话。不知是谁建立了一个微信群“晨曦园”,100多人加入进来,日夜为蔡曦光祈福、鼓气;一些病人挂号时得知蔡曦光生病了,提着鸡蛋、水果放在病房外,默默地离开了。

  与病魔斗争的68天,多少人的心随着蔡曦光的病情起起伏伏,而蔡曦光本人却超然忘我,一心惦记着治病救人。

  刚住院的那段日子,蔡曦光每天仍然专注于工作。身上带着引流管,还给基层医生讲了一堂课。精神好时就用手机,在微信群里给病人会诊,与医生交流讨论。

  到了后期,蔡曦光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糊涂时,会把身边的护士当病人,给人家看病,有时又当成学生,给人家讲课。昏迷时,嘴里会不时说着胡话。

  “刘主任,7床的病人怎么样了?”“小军,这个病人用的什么药?”

  “这个病例情况比较特殊,要多考虑一下。”

  ……

  “我和儿子、女儿一直守在身边,蔡曦光昏迷时喊得最多的是呼吸科几个医生的名字,问病人病情。”席明说,或许也正因为如此,蔡曦光才会得到那么多人发自心底的关爱吧。

  蔡曦光的儿子叶萌曾写过一篇文章《穿白大褂的患者》,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两年前,蔡曦光因血压不稳,头晕、恶心,需要住院观察治疗。在收拾住院物品时,他要把上班穿的一件白大褂带上。席明坚决反对:“你是去住院,还是去上班?带什么工作服啊。你是患者,好好住院治疗。”蔡曦光却说:“还有几个重病患者不能不管。”

  争执的结果是:蔡曦光带着白大褂住了院,并特意把自己的病房安排在所管患者的那个楼层。

  学而不厌的大家

  “说到父亲的学历,跟时下的硕士、博士没法儿比,他只是兰州医学院的一个本科毕业生而已,而且还是那个特殊年代里的‘工农兵大学生’。”叶萌坦言。

  的确,蔡曦光没有值得炫耀的学历背景。1971年,他从家乡秦安招工来到省人民医院,在放射科从事医技工作。1974年,作为工农兵学员,在原兰州医学院医疗系学习。1977年毕业后回到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工作,从此,蔡曦光一直专注于这一领域,并不断拓展学科知识,最终融会贯通成为多个学科领域的医学大家。

  在蔡曦光眼里,临床医生最重要的是会看病,能解决病人的问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每一个来就诊的病人托付的都是健康和性命。面对如此重托,医生来不得半点马虎。他时常叮嘱年轻医生,对待每一个患者都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也是蔡曦光从医45年来践行的准则。

  呼吸系统的疾病大多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病程也相对较长,为了切实解除病人的病痛,蔡曦光工作之余,结合每个临床病人的不同病情,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翻阅国内外医学资料。

  “每天晚饭后,看完新闻就钻进书房,忙到深夜十二点多才睡,几十年来雷打不动。”席明说,退休后的蔡曦光也天天如此,偶尔被拉出去散个步,也像急行军似的,转不了几分钟就要回去,惦记着看书查资料。

  日积月累,蔡曦光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同步增长,很快成为呼吸领域的权威专家。

  他带领呼吸科在我省率先开展了经纤支镜选择性支气管造影,独立进行常规与特殊支气管镜检查2000多例。行医几十年,他坚持每周查房,和大家讨论解决疑难复杂病的诊治问题。他积极倡导并参加呼吸、放射、胸外疑难胸部影像会诊讨论,使大量疑难病例得到及时确诊。他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主持、合作、参与完成了多项科学研究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工作,先后完成科研7项,获奖5项。他结合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具体病例,进行风沙地区居民尘肺的研究并探讨诊治方法,由他主持的“甘肃省风沙地区居民尘肺的研究”课题,于1995年7月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获国家科技成果证书,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他主持完成的《女贞子多糖和菟丝子多糖清除氧自由基及抗衰老协同作用的实验研究》课题,通过大量的实验,首次发现了女贞子多糖的抗氧化作用、菟丝子多糖的抗衰老作用,此项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不懈的学习与钻研,推动蔡曦光不断前行,他先后担任甘肃省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主任,医务处副主任和甘肃省人民医院副院长,2003年被兰州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2010年入选第一层次“甘肃省领军人才”。2011年3月退休后,蔡曦光被聘为甘肃省人民医院专家组组长,同时,在国内、省内多个学术团体任职,2013年12月任甘肃省医师协会会长。今年6月,蔡曦光荣获第十届中国医师奖,这是中国医师行业的最高奖项。

  无处不在的专家

  2015年9月,由省建职工医院整体移交后组建的省人民医院西院区正式开业。站在全新起点的西院区急需各科专家支持。门诊、查房、授课,还有兼任的众多社会事务,当时,蔡曦光每天的工作日程已经安排得满满当当。

  即便如此,接到西院区呼吸科主任张芳的请求后,蔡曦光没有丝毫推脱,主动调整了自己的工作计划,腾出每周二下午的时间,去西院区上门诊、查房。

  “第一次门诊时,好多人还不知道是蔡院长,上了两次门诊之后,下午原本安静少人的走廊里,便站满了呼吸科的病人,都是慕名前来的。”张芳回忆,病人中除了家住西院区附近的,还有一些是在省人民医院挂不上号,专门追到西院区找蔡院长看病的,每次门诊,都要延迟到下午6时许才结束。

  蔡曦光的谦逊坦诚让张芳记忆深刻。西院区开展胸腔镜检查新项目时,张芳专门安排在蔡曦光门诊的日子,想请他指导、把关。

  “这个检查我没有操作过,和你们一样,我也得跟张主任学习一下!”当着众多年轻医生的面,蔡曦光不仅坦诚地表示自己也得学习,还主动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摄像机,亲自在一旁录像,并拍了很多病变图片,为张芳留下首次开展新项目的影像资料。

  “蔡院长学识渊博,讲课时旁征博引,让我们学到好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王小军是蔡曦光的“关门弟子”,是他带教的最后一位研究生,至今,他还记得多年前蔡曦光讲解的一个病种——韦格氏肉芽肿。原本专业枯燥的病种,蔡曦光从一个历史故事讲起,告诉大家病名的来历,然后再分析临床表现、诊治手段,他还从《西游记》里找出很多细节,与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联系起来,生动而专业,学生听得懂、记得牢。王小军说,蔡曦光带教学生,特别注重启发式教育,会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引导大家自己查资料、做课题,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蔡曦光培养的十多名研究生,如今都成为各自专业领域的业务骨干。

  “蔡院长查房时的耐心细致常常令我们年轻人感到羞愧。”呼吸科医生肖晓辉回忆,蔡曦光每次查房的前一天,都会先到科里把疑难病例细细翻阅一遍。第二天查房时,蔡曦光不仅会详细地询问病人病史、现场查体、观察痰液,还会握着患者的手安抚、鼓励。有一次,遇到一个肺纤维化的患者,蔡曦光还专门询问了病人的职业,原来他是造纸厂的工人,长期在粉尘环境中工作,引发了病变。正是这样的缜密细致,蔡曦光每次查房都能发现一些管床医生遗漏的重要细节。

  “蔡曦光在省人民医院工作了45年,对医院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不仅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医生,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管理者,为医院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省人民医院院长郭天康表示。

  蔡曦光自1992年担任副院长以来,带领分管部门,围绕原卫生部有关医院分级管理要求、抗菌药物综合治理及质量万里行等活动的要求,结合医院实际,主持制定了医疗质量分析督察、处方医嘱点评、合理用药、抗菌药物分级管理、院内感染防控、病历质量评估等一系列制度规定。

  2003年初,蔡曦光受命主持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整整一年时间,他带领科教科、教学部及各教研室人员,学习研究评估标准,制定方案,编写材料,培训学生,使省人民医院顺利通过评估。同时,为医院医学本科教学,临床带教、研究生培养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他带领相关部门逐步建立了住院医师培训制度。

  2006年,蔡曦光承担了等级医院复评准备工作。他带领医务处等部门,组建等级医院复评工作小组,全面回顾梳理医院被授予三甲医院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对照新标准,立足医院总体建设与医疗质量的提高,从点滴做起,从基础抓起,历时两年多,省人民医院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的复评。

  2011年退休后,作为医院专家组组长,蔡曦光在人才培养、疑难病例诊治、医疗质量评议和干部保健等工作中继续发挥着老专家的经验和管理者的作用。同时,在医师协会的工作中成绩突出,主持了甘肃省第二届医师奖评审颁奖表彰工作,新成立和筹备成立二级机构19个,并组织开展关爱医师健康及维权等活动,推动甘肃省医师协会工作健康发展,得到中国医师协会的肯定和表扬。

  前些年,医疗纠纷时有发生,令院领导和医护人员困扰不已。缜密细致的思维,通俗易懂的语言,合情合理的解释,不温不火的表达,蔡曦光凭借独特的沟通技巧,成功地化解了多起院内医疗纠纷。

  省人民医院专家组副组长齐海燕与蔡曦光共事几十年,既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也是相知相惜的朋友。她回忆,有一年农历大年初二,一名心梗病人被送到医院时,人已经停止了呼吸,经医护人员奋力抢救,依然回天无力。病人家属不依不饶,在医院摆花圈、设灵堂,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当时值班的医生赶紧把蔡曦光请来。蔡曦光认真了解了事情的经过,随后,他走上前,与病人家属摆事实,讲道理,耐心解释心梗的发病原因和严重后果,很快平息了这场风波。

  “蔡曦光给人的感觉是,他从来不知道满足,不知道疲劳,不知道厌倦,哪儿有事就到哪儿,哪儿需要就去哪儿。”齐海燕深情地说,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他德才兼备;作为一名医生,他德“医”双馨;作为一名师长,他德高望重。45年来,他为医院的发展尽职尽责,为广大患者全心全意,为培养年轻医生孜孜不倦。66岁,正值一个内科专家的盛年,他的离去不仅是省人民医院、甘肃医学界,更是广大患者的一大损失。

  图文并茂的病历

  “第一次找蔡院长看病,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写的门诊病历。”患者张先生回忆,两年前,他在别的医院被诊断为哮喘,治疗近半年不见好转,便慕名挂了蔡曦光的专家号。

  蔡曦光认真听完张先生的陈述,又仔细看了他吃过的药,做过的检查,然后便开始边写病历,边给他讲解。这份病历足足写了4页,这也是张先生见过最长的病历,不仅有详细的病情记录、诊断说明、药方药量,而且有相关检查的图解示意,这样的病历不仅医生能看懂,没有医学背景的张先生也看得明明白白。

  蔡曦光这样一个医学大家,面对一个初次接诊的患者,竟然如此细致入微,让张先生非常感动。那一天,张先生第一次知道自己患的不是普通的哮喘,而是一个有着拗口名称的怪病——嗜酸粒细胞增多型肺炎。此后的两年多时间,张先生成了蔡曦光的忠实患者,前后十多次住院治疗,门诊就诊次数更是数不清了。每一次就诊,蔡曦光的态度始终如一,每一次的病历也都一丝不苟,图文并茂,详细记录了张先生一点一滴的病情变化。

  在一次又一次的就诊过程中,张先生发现,蔡曦光对待每一个患者都是如此,无论是新病人还是老患者。

  呼吸科年轻医生桑迎竹在追忆蔡曦光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每天清晨不到上班时间,就有许多患者专程赶来排队挂蔡院长的号,还有很多外地患者慕名而来。蔡院长常常叮嘱挂号处工作人员:“患者来趟医院不容易,我下班晚点没什么,但一定要让来的人都挂上号”。于是,蔡院长的门诊都至少延后一两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对挂不上专家号、登门求诊的患者,他非但分文不收,有时见患者经济窘迫,还以钱物接济。印象最深也是最有特点的就是,他在门诊病历中对胸片、CT都是画图描述。有些患者复诊时忘带片子,但是只要有蔡院长写的门诊病历,无论谁接诊,对患者的既往病情都能一目了然。

  大爱无疆的医者

  对很多甘肃人来说,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是一个陌生的国度,而在甘肃卫生系统,说起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几乎人人皆知。1975年8月开始,我省定期向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派遣援外医疗队,每两年轮换一批。

  2000年7月,作为第十三批医疗队队员,蔡曦光来到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开展援外医疗服务,并担任首都点点长。首都点所在的马义奇医院在4个医疗点中条件算是最好的,但也仅相当于国内乡镇卫生院的水平。医院没有放射科大夫,国内配备的超声设备、内镜等也没人会操作。短短两年多时间,蔡曦光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多面手,内科几乎所有的疾病都能诊治,还学会了做B超等技术。两年多时间,他一个人就做了1000多例超声检查,诊治病人一万多人次,其中不少是疑难危重症。由于贡献突出,蔡曦光被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总统授予骑士勋章荣誉称号,并于2003年被评为全国援外医疗先进个人。

  在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人民和当地华侨心中,甘肃医生永远是他们的朋友,走了多久都不会忘记。

  “蔡院长,你好,你回去虽然已经有好几年了,可是在我印象中好像不是很久……”这是一位马国华侨写给蔡曦光的信。回国已经10多年了,蔡曦光还时时能接到当地华侨的来信,也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刚回国的那几年,蔡曦光甚至还通过电话指导他们服药、治病。

  蔡曦光去马达加斯加之前,父亲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但曾担任秦安县人民医院第一任院长的老人,非常支持蔡曦光的援外工作,一再表示以国事为重。两年间,他的父亲几度住院,家人都瞒着他,父亲还亲笔给他写信,告知一切都好。2002年1月2日,队员中有人生病需护送回国,蔡曦光申请陪同回兰,想看望一下父亲。没想到就在进家门几个小时前,父亲去世了。

  数天以后,蔡曦光回到马达加斯加,才收到父亲一个月前寄给他的信,信中,父亲还在安慰蔡曦光:“我很好,不要管我。”

  在历次突发公共事件中,作为全省呼吸领域权威专家,蔡曦光身先士卒,积极投身于救援工作中。2008年,因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医疗救治工作中表现突出,蔡曦光被中共甘肃省委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5年在天水混合性化学烟雾中毒事件中,他担任甘肃省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甘肃省人民医院救治专家组组长,主持修订了“混合性化学烟雾中毒诊治指导意见”,参加了甘肃省人民医院收住患者的救治和外地患者会诊。

  蔡曦光不仅病历写得好,课也讲得好。作为兰州大学的硕士生导师,他不仅带教出了十多名优秀的弟子,指导培育了多名基层进修医生,还多次参加健康教育进基层、进社区公益活动,通过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面向公众开展健康教育。2015年,蔡曦光荣获中国健康教育工作30年金牛奖。

  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天立是西安医学院的科班毕业生,还曾赴日本秋田留学,说起蔡曦光的学识,他佩服不已。大约20年前,在编写一本医学书时,陈天立遇到了一个呼吸专业的概念,有关氧与二氧化碳代谢的,叫“波恩效应”。当时,他请教了不少院内外呼吸科专家,得到的答复大多含糊其辞,听不明白。有一天,他在医院偶然碰到蔡曦光,蔡曦光的答复清晰明确,让陈天立豁然开朗。从此,遇到学术上不明白的问题,陈天立便主动去找蔡曦光。多年以后,陈天立才知道,蔡曦光只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位工农兵学员。

  “蔡曦光一辈子没什么爱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最大的爱好就是给人看病,走到哪儿都忘不了。”席明回忆,今年4月14日,她跟蔡曦光外出休假,在返兰的航班上,一位80多岁老人突发心脏病。听到广播后,蔡曦光马上赶到老人身边,因陋就简采取急救措施,稳定了老人的病情。飞机落地后,他担心护送过程中出问题,一直指导航班工作人员将老人送到救护车上,才跟席明一起回家。

  路上,蔡曦光还一个劲儿念叨:“以后出门,我得把听诊器带上,说不上什么时候就用上了呢。”

  2016年8月8日晚8时,在与病魔斗争了68天之后,66岁的蔡曦光告别了人世。但是,一位医者的大爱则如曦光一样,暖意永存。

精彩推荐

  • 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可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 我国首颗碳卫星发射成功可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
  • 陇南西和:扶贫路上 巾帼不让须眉(组图) 陇南西和:扶贫路上 巾帼不让须眉(组图)
  • 甘肃省深入推进“两个共同” 将在省级示范高中设民族班 甘肃省深入推进“两个共同” 将在省级示范高中设民族班
  • 兰州市今年第三批经适房配售开始登记 共268套房 兰州市今年第三批经适房配售开始登记 共268套房
  • 林铎主持召开甘肃省政府常务会议 传达学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议精神 林铎主持召开甘肃省政府常务会议 传达学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推进会议精神
  • 逆天了!今天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的张掖丹霞显“七彩祥云”了,你看到了吗? 逆天了!今天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之一的张掖丹霞显“七彩祥云”了,你看到了吗?
  • 甘肃全省各地办结前20批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转办环境信访投诉问题动态 甘肃全省各地办结前20批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转办环境信访投诉问题动态
  • 严把质量关 国务院质量工作考核组对平凉企业进行实地核查(组图) 严把质量关 国务院质量工作考核组对平凉企业进行实地核查(组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天水秦安县贫困农户129棵果树为啥被北
2   边督边改边公开立行立查从严办——甘肃
3   甘肃省调涨工伤工亡伤残津贴和抚恤金
4   兰州将再添8座人行天桥3座地下通道
5   甘肃省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
6   甘肃省县级“三农”资金审计中心公开招
7   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89万辆 交警部门
8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大案优先立案优
9   张掖市多部门负责人因环保问题整改不力
10   兰州免费乘公交每天财政补贴400万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