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食药监局发布2016年第46期食品抽检信息:11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我省7企业
原标题:省食药监局发布2016年第46期食品抽检信息11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我省7企业
中国甘肃网12月20日讯据西部商报报道(首席记者金奉乾) 12月19日,甘肃省食药监局发布了2016年第46期食品抽检信息,甘肃省食药监局对全省范围内经营的714批次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其中,饮料10批次,不合格3批次;茶叶及相关制品137批次,不合格2批次;酒类32批次,不合格3批次;水果制品52批次,2批次不合格;淀粉及淀粉制品9批次,1批次不合格。
抽检不合格食品
涉及的11家企业为:
1.甘肃省条山酒厂(涉及两批次)
2.成县丰收泉纯净水有限公司
3.镇原县香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4.福建省大翔茶业有限公司
5.陇南陇上江南商贸有限公司
6.敦煌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7.徽县自然源纯净水有限责任公司
8.平顶山市全香棵食品有限公司
9.黄山市歙县芳林徽州贡菊厂
10.兰州仙儿乐食品有限公司
(注:其中涉及我省7家企业)
抽检食品为:圣酒(浓香型白酒)、丰收泉饮用纯净水、甘草杏肉、浪漫时光花果茶(樱桃味)、饮用纯净水、敦煌玉液、雾真山泉饮用纯净水、红薯汤粉(分装)、蓝莓情深、甘草杏。
抽检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大肠菌群、甜蜜素、二氧化硫残留量、柠檬黄、铝的残留量。
据介绍,二氧化硫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二氧化硫可被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副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从而明显地影响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代谢,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甜蜜素是一种甜味剂,长期食用超范围、超量使用甜蜜素的产品会危害人体肝脏及神经系统,不利于身体健康;国内外都以大肠菌群作为食品污染的常用指示菌之一,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食品中粪便污染的程度。
甘肃省食药监局要求,针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依法查处,并责令违法生产经营企业及时采取措施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督促企业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查找问题原因并整改,防控食品安全风险。
甘肃省食药监局提醒消费者,如果在市场上发现被通报的不合格食品时请拨打12331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投诉或举报。
相关新闻
- 2016-12-20甘肃省抽检 11批次食品不合格
- 2016-12-20兰州新能源公交车抽检结果公布:甲醛含量远低于国标
- 2016-12-12甘肃省工商局抽检537组商品 112组存在质量问题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