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评论
投稿

孙维国: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我们的乡愁

2016-11-10 08:40:47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我们的乡愁

  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兰州市中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通过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和展示,为我市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利用搭建平台,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相关报道见11月7日《兰州日报》一版)

  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我国传统村落数量迅速减少,并有日益加剧的趋势。乡愁附载于村落,而传统村落的不断消失是人所共知的现实。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切身感受到村落消失的后果。譬如,我居住的村落消失后,那种故乡的情感再也无处依附,这让我无限失落和惆怅,因为,村落是我心灵的故乡,一草一木已经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我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守望。

  可见,我们需要村落,因为我们需要故乡。每个人都有故乡,即便在城市长大,也需要乡土的滋养和慰藉。村落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人的情感、精神紧密相连,更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密切相连。消失一个村落,既意味着有人再也无法回到故乡,当你身在异乡却再也回不到故乡,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失落和惆怅?保护传统村落需要做大量细致而具体的工作,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社会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里面的关键,是制造人气。也就是说,让传统村落有人居住,不成为“空村”。

  而今,农村许多人都在外打工,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村庄,村庄由此成为一个个“空村”。往日热闹的村庄,早已失去昔日的“人气”,变得冷清而萧条。许多村庄的撤并消失,与村庄成为“空村”,失去人气有直接关系。

  人是一切发展的根本。传统村落的存在和发展,同样需要人气作根基。房子修建得再好,如果没有人居住护理,也会在经年累月的日晒雨淋中倒塌。如果传统村落是一个个“空村”,没有人气,投入再多钱保护,最终也难逃凋敝消失的命运。

  如何让传统村落有人气?根本之法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村民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同时,大力发展村级经济,尤其是乡村旅游业,依托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打造特色传统村落旅游。如此,不但能吸引游客纷至沓来,使传统村落充满人气。但这种“流动的人气”是不持久的,所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展经济,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赚到钱,由此吸引外出打工者回流乡村,在传统村落扎根,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使传统村落始终保持“人气”。只有以此为基,传统村落才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重新焕发生机。

  我们离不开村落,那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心灵的净土,文化的根脉,乡愁的依附。失去村落就隔断了乡村文化,而这种“断裂”是无法用其他方式弥合的。可见,乡愁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而是真实存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无论你住在城市,还是生在农村,心中都有一份浓浓的乡愁,正因此,面对传统村落消失的现实,若想记住乡愁,最为紧迫的就是用实际行动保护传统村落。记住乡愁,保护村落。不是说说就能实现的,没有行动,记住乡愁就是空。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