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弘扬长征精神应把握好四个维度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西吉县将台堡瞻仰红军纪念碑、参观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纪念馆时深情地指出:“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习近平的这一重要指示,进一步说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好、弘扬好长征精神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长征的不竭动力和内在要求。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及其精神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对价值功能的认识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进一步学习传承和弘扬好长征精神,应把握好以下四个维度。
◆理想信念的灵魂支柱维度
长征历时两年,虽然伤亡重,但最后还是以敌败我胜而告终,究竟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广大红军指战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理想信念是红军指战员的精神支柱和灵魂,长征的胜利就是共产主义理想的胜利,是矢志不渝革命精神的胜利。正如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说:“二万五千里的奇迹,是红军指战员用铁脚板丈量出来的,是用坚定的理想和信念铸就的。”长征胜利的历史也证明:伟大的理想必定产生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努力,确立了理想和信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生死观维度
回忆红军长征,从30万人到最后不足3万人、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万余人,到最后不足一万人。这些浸透着无数烈士鲜血和生命的数字“惊天地、泣鬼神”,是多么的悲壮!
坚韧不拔、英勇无畏是红军将士的本色,是红军将士战斗力的源泉所在。长征中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已经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我们知道,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环境和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经历和承受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艰难险阻。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之魂,所体现出的为民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使命担当,正是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百折不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象征。
◆守纪团结的保证维度
长征路上,年龄大的帮年龄小的扛枪,身体强的扶身体弱的前进,官兵平等,同甘共苦,一块干粮,辗转多人。有个连队9名炊事员,把自己米袋中仅剩的一点粮食都让给别人吃,千方百计找来一点吃的,全都用来保证战斗排的同志能继续向前,最后自己饿死在长征路上。生死关头,大家争相把生的希望让给朋友,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红军的纪律极为严明,用人民军队的新形象,争取了劳苦大众的心。党中央为了以严明的军纪保证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要求红军必须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三大禁令、四大注意”,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长征时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洪学智在谈起红军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时说,那时没有什么待遇可讲,革命就意味着奉献牺牲,干部、战士吃得一样,穿得一样,干部比战士多的只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正是这种干部关心战士、战士关心干部,同甘共苦,血肉相依的战友情同志爱,才使革命队伍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凝结出高度的战斗力。长征的历史表明,紧密团结、顾全大局是革命胜利的保证。红军长征充分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互助、不谋私利的精神境界。
◆正确的领导策略维度
长征之前,主力红军部队曾分散在各革命根据地进行斗争,实行战略协同。长征二万五千里,领导并不都是正确的。开头一段,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领导下,大搬家式撤退,处处被动挨打,一天走不了多少路。过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一战,损失惨重,中央红军8万多人只剩下了3万多人。过了老山界以后,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同博古、李德就这个问题展开了争论。毛泽东、张闻天等人的意见得到政治局大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突破乌江,直奔遵义,开始摆脱被动局面。
正确的领导是在同错误的领导对比中显示出来的,是在反对错误倾向的斗争中确立和巩固起来的。如果没有遵义会议,我们的党和红军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同样,如果没有毛泽东、周恩来和张闻天等同张国焘逃跑主义、分裂主义进行的坚决斗争,坚持北上,红一方面军的长征就很难有1936年10月三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结局。拥有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是工农红军创造奇迹的主要内在优势。长征的历史也证明:长征的胜利,关键在领导,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长征的最后胜利。
“欲求木之长者,必须固其根本”。一个民族既有物质优势,又有精神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个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总需要一种精神力量,而长征正是我们民族寻求振兴的精神支点,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振兴的灵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和研究长征精神、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永远在路上。从理想、自强、团结、领导层面入手,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好长征精神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长征不仅是一部中国革命的百科全书,更是一种绵延不绝的精神力量。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就是要把长征精神与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合起来,从中寻找进一步解读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问题的钥匙,以内化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动能。
(作者系甘肃行政学院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