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11月4日讯 (通讯员 王建勤 王泽) 今年以来,瓜州县按照“建大龙头、带大基地、树大品牌、占大市场”的思路,全面实施“321”精准扶贫富民工程,精心培育多元富民产业,持续推进贫困农户收入增长。
日前,秋收已进入尾声,瓜州县广至乡岷县村的刘玉才却越来越忙,今年他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帮助下,新建了两座日光温室种上了订单西红柿。“政府扶持了四万多元,我自己投了一万两千元钱,今年建了两个温室,这茬收入大约6000—7000元。我们和合作社签了西红柿订单,种上了销路我们也不愁。”刘玉才迫不及待的讲起了他的脱贫路。
据了解,广至乡建乡时间短、农业基础条件差。面对土地板结、盐碱化严重,贫困面大的实际。县乡两级大力扶持引导农民积极发展日光温室,像刘玉才这样的有想法、缺资金的贫困户,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政策下,不但有了属于自己的温室大棚,还享受了5万元的贴息发展贷款,让他念起了“蔬菜经”走上“致富路”。
按照“建设基地、优化品种、规范管理、储运保鲜”的要求,瓜州县大力推进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攻方向,形成了以广至乡、梁湖乡为主的蔬菜产区。积极引导种植户走“联合入社、专业分工、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的产业经营之路,闯市场、打品牌、形规模、降成本、增效益。今年,全县新建日光温室527亩,累计达到1250亩。同时,加强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新技术推广,先后试种并推广种植了圣女果、人参果、油桃、葡萄、黑木耳等特色温室作物。大力推行农超对接、电子商务、订单直销等销售模式,形成了“天网+地网”的营销体系,通过政府扶持的方式建成“脱贫攻坚蔬菜直销店”16家,广至西红柿远销俄罗斯等地。
针对移民乡村土地盐碱沙化严重的实际情况,瓜州县按照一次性导入新兴高效产业的思路,引进适应性强、耐盐碱、效益高的枸杞进行推广种植。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扶持、公司带动、农户参与等措施,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经济效益逐步显现,闯出了一条打破本地传统产业延续的老框子,导入新兴高效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移民脱贫的新路子。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其中6个移民乡达到8万亩,占全县枸杞总种植面积的44%。建成双塔、布隆吉、腰站子、沙河4个万亩枸杞专业乡,11个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基地,建成枸杞枸杞烘干房32个。“瓜州枸杞”已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认证,成为继“瓜州蜜瓜”之后又一张响亮的农产品名片。通过做大做强枸杞产业,在有效改善全县生态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有力破解了移民乡贫瘠土地发展高效农业的现实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