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霾的痛感莫等灰头土脸才“惊觉”
邓海建
华北大霾,雾锁重城。新华网记者19日从环境保护部获悉,17日开始影响京津冀地区的重霾影响范围已达26万平方公里。截至19日12时,北京市重度污染已持续19小时,最大峰值浓度为244微克每立方米,其中6个监测站点达到严重污染级别,重霾影响范围达到26万平方公里,区域内部分城市污染仍处于持续加重阶段。
厄尔尼诺、冬季供暖、静稳天气……有关雾霾成因,皮球可以踢得很美。不过,这26万平方公里的雾霾,果真来得理直气壮又活该吗?以下事实令人愤懑又错愕:10月15日,环保部华北环保督查中心对北京市海淀、丰台、门头沟等地进行实地抽查时,发现各类违规工地十余家,以及道路扬尘、小锅炉污染、垃圾焚烧等点位十余处。北京市城乡接合部及郊区的应急响应预案并没有落到实处被环保部通报。
说愤懑,是因为环境生态说起来人命关天,做起来又“干卿何事”。说错愕,是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日,重霾袭城的“蓝瘦”与“香菇”刷爆朋友圈。2日凌晨,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还紧急主持空气质量会商,与多个部门和地方共同研判污染形势和发展趋势。谁知道眼睛一眨,怎么会商的板凳还没冷,雪上加霜的造霾把戏又上演了呢?
环保部督察组的情况总结,可能就比较直接明了——比如,10月16日-19日国控重点源在线监控数据显示,河北省11家企业超标37天次,山东省9家企业超标31天次,河南省1家企业超标4天次。这似乎是一件很难让人理解的事:重霾严峻成这个样子,环保部门紧张成这个样子——违规生产与违法排放仍是死不改悔。那么,号称长出牙齿的环保法呢?立下生死状、投入7600万元的毅然决然呢?
环境治理、生态改善,都是水磨的功夫,怕就怕三分钟热度,怕就怕好了伤疤忘了疼,怕就怕死猪不怕开水烫。一旦审丑疲劳,一旦执法进入“惰性循环”——各个靠人命关天来提醒痛感、各家靠运动执法来落得眼前清净,治霾恐怕就真的要陷入某种深切的绝望感。
说千道万,雾霾成因无非有二:一是人为,二是天气。天不可胜,人却能改悔。眼下来看,最迫切的大概就是两般作为:一是对眼下这一轮雾霾的“事主”开出罚单,不指望杀鸡儆猴去祭旗,起码也要契合公平正义。千万别弄成游客黑名单一样,看起来吓人,事实上绵软。二是将雾霾治理的约谈和问责落到实处,如果再不动真碰硬,前期治理砸进去的公共成本,不仅有沦为泡影之虞,反而会让雾霾变本加厉嚣张重来。
段子治不好雾霾,鸡汤擦不掉雾霾。全国首例“雾霾公益诉讼案”也有了,至于空气净化塔、除霾纱窗等概念云云,大概也并不能当真让谁独善其身。唯一可靠的,唯有制度,唯有执法。重霾的痛感,不能等到灰头土脸才“惊觉”。往更深远处说,城市生活的心肺大患,亦是“健康中国”战略必须迈越的第一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