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评论 正文
投稿

评论:以强力执法将“治污造假”打回原形

2016-10-20 08:23:28 来源:中国甘肃网-西部商报 作者: 责任编辑:王彤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以强力执法将“治污造假”打回原形

  屈正州

  环保部近日发布的环境违法案件的相关信息显示,今年1~8月,全国各级环境执法机构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犯罪的案件1172起,同比上升14%。环保部还披露了多起企业造假的细节。一家企业竟然把环境自动监测仪的探头放在矿泉水瓶子里,得出了一张“漂亮”的污染物处理记录表。(10月19日澎湃新闻网)

  人为断开排污口自动监测设备的采样管路,将监测探头放入装着清水的矿泉水瓶中,这样得出的监测数据,当然是达标的。排污企业这样弄虚作假,就可以降低成本,规避自身的环保责任而蒙混过关,对企业来说自然是有利的,但是对于环保大局而言,后果却相当严重。如果环保部门得到的监测数据是失真的,就会对相关企业的环保状况造成误判,不仅使其逃避应有的监管和处罚,还会影响环境管理决策,损害环保部门和政府的公信力。

  为了结束这场环保部门跟排污企业之间的“猫鼠游戏”,唯有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才能彻底打消弄虚作假者的邪念。自去年起实施的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严就严在,它赋予执法部门很多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如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等。如果执法部门严格遵循环保法的规定,不懈执法、勇于执法,不良企业很多造假花招无异于掩耳盗铃,因为它们违背基本的常识,经不起严格的检验、推敲。怕就怕,个别地方政府源于维护地方利益的考虑,或是执法部门受到某种不当干扰,将执法力度打了折扣,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甚而对企业排污视而不见。

  排污企业在治污上造假,并非新鲜事。只不过,经众多违法企业的“集思广益”,非法造假手段日渐多样。如果说各种环境污染令人忧心的话,比之更令人担忧的,则是企业这种挖空心思的治污造假,更加增加了环境整治的难度。这就更期待执法部门以强有力的执法力度,将五花八门的治污造假打回原形。

  企业治污造假,说到底就是诚信意识缺失的表现,对这种公然对抗环保大计的违法行为,一经查实,就应严加惩处,严厉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唯有让排污者特别是治污造假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才会督促其将环保责任担在肩上。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西部商报 责任编辑:王彤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
/2015/04/17/010994260.shtml" target="_blank">灏忛檱鏈夎瘽璇 2016瑗块儴鍒涘鑺
  • 涓や細-浜哄ぇ 鏂囧崥浼
  • 涓や細-鏀垮崗 姊︽眹鏁︾厡 鎯呰繛鏂囧崥
  • 鈥滄柊骞存柊琛b濆ぇ鍨嬪叕鐩婃椿鍔ㄥ湪鐢樿們 闄囧懆鍒
  • 濂界綉姘 宸ヤ綔钀藉疄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