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兰州
投稿

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林治波论兰州发展

2016-10-11 09:18:3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龙源公园

  C

  发展科技兰州

  所谓“科技兰州”,就是科学昌明,技术先进,拥有更多的自主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具备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新兰州。

  关于科技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也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在没有科技进步的情况下取得发展、赢得竞争。对于兰州而言,无论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还是参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乃至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需要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涉及诸多要素,如尊重科学规律、吸引科技人才、保障研发经费、制定科学机制、促进成果转化等等。这些问题,自有科技部门研究实施,无需笔者赘言,在此仅就兰州的科技创新提几点建议:

  一是向深圳学习。在当今中国,若论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力,首屈一指的要数深圳。深圳市坚持采取培养人才和企业、减少监管、支持企业家创新等政策,值得关注和研究。尽管兰州无论如何也成不了深圳,但只要认真研究,虚心学习,积极借鉴,总会有所进步。哪怕只是学到深圳的一部分,让兰州创新创业的气氛浓厚起来,也是可观的成就。

  二是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在科技创新方面,兰州没有大而全的实力,而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为者,就是兰州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领域,比如依托兰石的能源装备研发,依托水性科天的水性高分子研究,依托兰州银行的金融科技创新,依托兰州生物制药业的生物科技研发,依托苦水玫瑰和中川牡丹的精油产品研发,以及依托兰大及中科院驻兰机构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如等离子抗癌设备)等等。

  三是通过打造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发展,并促进企业自行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从兰州的情况看,以下产业具有打造产业集群的潜力与可能:

  1.以兰石集团为核心的石化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2.以科天集团为核心的新型无污染家装家具材料产业集群;

  3.以建投装备制造公司为基础的建筑装备产业集群;

  4.以苦水玫瑰、中川牡丹为依托的植物精油产业集群;

  5.以兰州区位、交通优势和综合保税区为基础的仓储物流外贸产业集群;

  6.以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为依托的有色金属与军工产业集群。

  政府在打造产业集群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以集群化要求来组织招商引资,对符合产业集群的项目实行区域集中,给予政策扶持,组织配套并协调产业集群内部的相互关系,协助产业集群走向国际市场等等。

  四是充分发挥兰州新区与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的作用。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不但有益于调集两方面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借此推进兰白一体化进程。

  五是引领科技方向。科技本身是中性的,它有可能成为第一生产力,也有可能成为第一破坏力。鉴于科技本身没有自己的价值观,不能确定自己的方向,这就需要党委和政府以人文精神对科技发展加以引导,使之惠及民生改善、聚焦科技扶贫、推动环境保护。

  D

  塑造人文兰州

  所谓“人文兰州”,就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兴旺,充满人文气息的新兰州。

  今日之兰州,不能说完全没有人文气息,而是说人文气息相对薄弱,需要结合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的创建来进一步提升兰州的人文品格。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不会自然而然地变得更加文明,而是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一种是“仓廪实而知礼节”,另一种则是“饱暖思淫欲”。即是说,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人们可能变得更好,也可能变得更坏,何去何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风气和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我们的党委和政府以率先垂范和制定政策来确立正面的文化导向。文化业态,无非两种:一是文化产业,二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应交给市场,政府不宜随意干涉;文化事业则需政府扶持,而不可一股脑儿推给市场。文化类别,无非三种:一是传统文化,二是时代文化,三是乡土文化,三者各有其价值,应齐头并进、协调发展,而不可偏废。

  至于弘扬与普及文化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促进历史文化与民俗研究;开办各种文化与学术讲座;营造更加浓厚的读书氛围;普及和提升教育;举行各种文艺演出;推动文学创作、书画创作与欣赏;组织学术论坛、文化沙龙和知识竞赛;建设高品质的人文景观;对文化创新给以奖励;在城市街道和各种设施上更多地布设文化标志物而非商业广告;通过各种方式更多地讴歌颂扬本土文化名人;更多地组织市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出台政策鼓励官方与民间文化团体积极发挥作用等等。

  实践证明,文化乃城市与乡土之魂。浓厚的人文气息,不但可以丰富人民的生活,让群众感受文化熏陶的惬意和愉悦,并在耳濡目染中逐渐提升文明素质;还可以通过发展城市文化来铸造城市个性,从而形成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标识性的区别。因为全球化的浪潮,因为现代化的演进,还因为一些人的崇洋媚外,如今的世界,自东向西,从南到北,由中而外,已是千城一面,以致人们纷纷出现了“身在故乡像他乡,看到他乡像故乡”的视觉混淆与情感困惑。在这种情况下,单凭城市的外貌已经不足以体现城市的个性,而只有包含着历史传统与乡土文化的人文特征才能够辨识中外、区分彼此,留住人们的乡愁。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往往忽略文化的意义,而其实文化的魅力无与伦比,文化的神奇罕有其匹,文化的影响天长地久。偏处西北荒漠的小小敦煌,居然能够著称于世,成为许多人“一生中必须去一趟”的内心向往,甚至衍生出名为“敦煌学”的国际显学,并成为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永久会址,凭的是什么?既不是金银财宝——那里没有多少金银财宝,也不是高楼大厦——那里没有几栋高楼大厦,而是莫高窟中的雕塑、壁画和文书,是这些雕塑、壁画和文书所记载的远古风貌、所体现的不同文明的交汇与融合,以及由此激发的思古幽情与历史想象。文化的非凡魅力,于此可见一斑!敦煌非同寻常的价值提醒各级领导者,物质财富虽然看得见摸得着、虽然为人们的生活所必需,但一切物质性的遗产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灰飞烟灭,只有文化能够在人类相沿不泯的传承中生发永恒的意义。这是亘古不变的铁律。

  一座城市,如果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那么这座城市就有了底蕴和味道,就有了非同凡响、独树一帜的个性,不仅会让本地人充实愉快、倍感幸福,且会让外来者流连忘返、乐不思乡,而高楼大厦并不具备这种神奇的功能。要想使兰州成为有味道、有意思、有个性的城市,就必须在文化上下功夫。

  构建宏大兰州,精心打磨使之如锦如绣,发展先进科技、强化科技竞争力,并赋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宏观之巨与微观之细相结合,外在之美与内在之秀相叠加,科技之先进与人文之丰厚相交融,时代之新潮与历史之底蕴相汇流,这便是我心向往的新兰州,想必也是兰州人民殷切期盼并将为之骄傲的新兰州。只有这样的兰州,才当得起“如兰之州·如家之城”的美誉。即便构建“宏大兰州”非我所能自主,一时无法如愿,也并不影响兰州人民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去细致打磨“锦绣兰州”、积极发展“科技兰州”、大力塑造“人文兰州”。

  兰州堪称陇上“大户”,是推动甘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为了让兰州真正成为“如兰之州·如家之城”,为了让兰州的明天更加幸福美好,为了充分发挥兰州对甘肃全省的中心带动作用,兰州人民乃至甘肃全省干部群众应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因为,兰州的发展,不仅关乎金城兰州自身,还肩负着陇原大地的厚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