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评论 正文
投稿

张继红:结合兰州需求打造科技之城

2016-10-08 08:42:5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结合兰州需求打造科技之城

  张继红

  以刚刚落幕的2016中国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成交项目和金额分析,甘肃全省累加与外省相比量小分散,数量占四分之三,总金额占三分之一。对这一数据予以理智、平和分析后,亦忧亦喜。纵向比有进步,横向比需深思。数量多说明基础广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科技的火种,通过跟踪扶持,达到扩大、带动一片目的;忧的是龙头项目不多,引领性不强,各自为政局面短期难以打破。

  科技一词顾名思义,科,即为思想认识符合并能引领事物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技,当是能将设计思路与物质材料结合的再创造能力。科技实现了人类思想与作为的完美结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科技并不神秘,只不过是依据现实物质基础,做出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更为便捷、环保,甚至完全颠覆了现有模式的另一种物质存在,即这一刻这种物质实现了由量到质的飞跃。

  兰州建设科技之城,大有可为仅从条件而言成立,但要将此凝聚转化为科技生产力,绝非易事,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必须现实客观看到:发达的科研基础和普遍落后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之间的短板。科技水平是一个行政区域责任和进取意识的合唱,将行政优势与市场优势相结合。发挥市场配置作用,通过科技市场挂牌交易,实现资源人才价值最大化。如何实现科技生产力普遍联系,实现与金融、文化、教育深度融合,助力科技直通车,让一线研发人才、生产人才早上车、早起步、早受益;创新进步机制与支持支撑所需物质基础零距离;形成文化基础、生产基础、工匠精神的无间道,是一张考验各方,正在完成的答卷。

  科技是创新与破旧的交织,凝聚与裂变,凸显胸怀和视野。科研计划要面向兰州企业,立足兰州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设立工厂实验室,积极主动走出去,变坐等为走出,扩大嫁接面;企业主动与科研机构联系,让工厂技术人员到科研机构工作一段时间;金融机构设立风险投资专项部门和基金,培育甄别科研项目专门人才;开通职业教育、研发和企业直通车。企业与学校通过第三方市场服务机构签约,并在劳动部门备案,形成学科设置与培养、使用,以经济基础为保障,优先就业为前提的逻辑对应。

  昨天,遇到邻居小男孩润润,正兴高采烈拿着一个飞机模型,他自豪而响亮地说:“能飞啊,飞的又高又稳,科博会买的”。科技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生活、学习、工作、资源、环境更加便捷而美好的动力之源。当这一现象成为普遍现象的时候,兰州将自然拥有了科技之城的名片。我们不能背离科技的普遍性和朴素性原理,说白了就是接地气。促进兰州物质基础、生产方式发展,诸如:工业产品升级换代、农产品、果蔬的鲜加工、物流运输的节能调配、交通快速度建设和统筹化管理系统开发、治污治水等;向着人民生活需求转化,开展兰州人需要期待的快捷交通、就学就医和安全和谐的智慧城市不断前进,方能获得持久生命力。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