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掖市农科院构建现代种业体系科技创新实践
“张掖玉米种子”是全国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国平均每20粒杂交玉米种子中就有一粒是张掖市农科院技术人员负责生产的。
引进的谷子优良品种在张掖规模化种植。
茄果类蔬菜杂交制种示范基地。
玉米种子加工生产线。
经60年培育的“张亚2号”白粒胡麻α—亚麻酸、木酚素含量居全球陆地植物最高。
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基地。
联合培育的“阳光85”油菜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20世纪70年代,张掖市农科院成功培育出“张双695”“张单488”杂交玉米新品种,拉开张掖玉米制种的序幕。如今,张掖已经成为全国最大最佳杂交玉米种子繁育基地,“张掖玉米种子”是全国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国平均每20粒杂交玉米种子中就有一粒是该院技术人员负责生产的。
一个品种造福一个民族。建院61年来,张掖市农科院育成各类农作物新品种120个,获国家及省、部级等各类奖励95项,收集保存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1.61万份,一些研究成果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为推进种业繁荣及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项机制激活一池春水。“十二五”以来,张掖市农科院大胆创新,积极推行“双向兼职”科研管理机制,鼓励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来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到大地上,把成果留到农户家,在全市建立起12万亩的玉米制种基地、1万亩的蔬菜制种基地和600亩的甜菜制种基地,实现年产值2.6亿元,助推了张掖种业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现代种业体系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创出了一条成功路径。
简陋而不简单小院里藏着四项世界之最
悠悠丝路,亘古绵长。张掖,如同一颗镶嵌其中的明珠,千百年来,光泽亮丽,永不褪色。得益于南部祁连山奔腾而来的黑河,这块膏腴的绿洲自古农耕发达,是一处恬静富足的鱼米之乡。古时,河西走廊土地优劣以金、银、铜、铁分等,张掖土质肥沃,俗有“金张掖”美称。
过去,“金张掖”之“金”,优于沃土。如今,“金张掖”农业科学方面的“含金量”,几乎全部蕴藏在位于张肃(张掖至肃南)公路边的一个小院内。
这里便是张掖市农科院。院子不大,只有三栋破旧的砖混结构小楼,简约而娴静。院落周围,是成片的玉米地,弥散着成熟的气息,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小院门口,一行粗壮的旱柳,吐送出无数柔嫩的枝条,自空中下垂,随风摇曳,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抑或是向脚下的这片土地致敬!
这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建院61年,这里育成各类农作物新品种120个,获国家及省、部级等各类奖励95项。收集保存小麦、玉米、胡麻、谷子、甜菜、蓖麻、大豆、油菜、红花等作物种质资源1.61万份。很难有人相信,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破落的小院内,竟然藏着4项世界之最。
——选育出的“张亚2号”白胡麻为全球α-亚麻酸、木酚素含量最高的陆地植物
1958年,张掖市农科院科研人员在高台县发现一株野生的白胡麻。此后,经过近60年老中青三代科技人员不间断的接力研究,相继选育出“张亚1号”“张亚2号”白粒胡麻。经权威机构检测,“张亚2号”白胡麻的α-亚麻酸含量达64.2%、木酚素含量为1.4%,居全球陆地植物之首。
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对人类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α-亚麻酸在紫苏油中的含量为60%,亚麻籽油的含量为55%,菜籽油的含量为10%,豆油含量仅占8%。木酚素是与人体雌激素十分相似的植物雌激素,对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乳腺癌、前列腺癌、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有预防作用。
目前,“张亚2号”平均亩产为186.4公斤,已在我省及青海、内蒙古、新疆等省区示范推广。
——选育出的“陇辐2号”是全球首个采用重离子辐照诱变的小麦新品种
20世纪90年代,张掖市农科院与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利用近物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离子加速器,培育出了春小麦新品种“陇辐2号”。2003年,该品种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据专家介绍,这是全世界采用重粒子辐照诱变选育小麦新品种领域的第一个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丰富了小麦品种资源,在小麦育种方法上作出了独有创新和突出贡献。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等特点,自审定以来已连续13年在河西地区实现高产稳产,成为本地区主栽品种之一,2013年,专家组在民乐县三堡镇三堡村实地测产,“陇辐2号”亩产达675公斤。
——从国外引进药用保健植物琉璃苣,种植亩产量张掖现居全球第一
2007年,张掖市农科院从国外引进药用保健植物琉璃苣进行试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2年先后在高台县新坝乡、民乐县顺化乡及山丹的部分乡镇进行大规模推广种植,种植面积达10万亩。据测算,最高亩产218公斤,千亩核心示范田亩均产量168.5公斤,亩平均产量150公斤,亩产量为全球首位,已发展成为我市祁连山沿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特色产业。
——引进的茄果类蔬菜洁净种子生产技术,张掖成为全球最大的茄果类蔬菜杂交制种区
张掖市农科院引进的茄果类蔬菜洁净种子生产技术(PL2制种技术),应用该技术生产的茄果类蔬菜种子质量高,在国际市场十分走俏。该种子产品全部出口,亩均产值3—10万元,成为农民创收的新亮点。目前,张掖市茄果类制种面积达1万多亩,是全球最大的茄果类蔬菜洁净种子生产基地。
“除了这些‘世界之最’,我们的许多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这些成果是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心血结晶,也是我们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采访中,张掖市农科院负责人这样说。
大胆改革创新鼓励科技人员在地头“写论文”
“世界之最”是荣誉,更是动力。“十二五”以来,张掖市农科院大胆创新,千方百计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助推了张掖种业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现代种业体系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创出了一条成功路径。
这条创新之路,须从多年前追溯——进入21世纪,世界种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前景趋好。在我国,有实力的财团纷纷进入种子行业,但由于种业科技创新严重滞后,行业发展受到了制约。
彼时,农业科技成果产出、转化和应用的主体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二是企业。而现实情况是,“前者动力不足,后者能力不足”:开展育种研究的科研力量和育种材料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育种科研创新投入主要来自于政府;而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更多地是关注论文发表、职称晋升等,研究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与实际生产严重脱节。
2011年之前,张掖市农科院也遭遇着这样的尴尬。“科研人员大多在实验室低头搞着各自的实验,更多关心的是个人职称晋升和成果评定,科研活动没有活力,如一潭死水!”这样的状况,让刚刚调整的张掖市农科院领导班子倍感棘手。
怎么办?这一潭死水该如何打破?经过一番充分的调研,一套全新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方案悄然出台。
要改革,首先要更新观念。改革方案明确提出,科研人员要“为农民搞科研、为企业搞科研、为自己搞科研”,“能力用项目成效证明、水平以农民增收检验”。
其次,方案提出实行“双向兼职”。凡是有意到制种企业和尝试创办种子企业的,作为科技特派员身兼农科院技术人员、企业老板或是企业职工双重身份,带成果、带项目到乡村、企业工作,有偿开展技术创新服务。鼓励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把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创办科技企业、创建科研基地和个人工作室,科研成果、经济收入归己。在完成院里规定的科研推广任务的基础上,工资福利不变,政治待遇不变,职称晋升不受影响,并具有优先权。
再次,充分下放权力。将原来由院里决定的科研项目立项、经费使用、成果排名、奖金分配及技术职务申报等权力全部下放交给课题组长,最大限度减少干预。
全院实行“一个自由流动、五个打破、六个100%”的工作机制。一个自由流动:双向兼职科技人员在农科院与种子企业之间自由流动;五个打破:打破干部工人界限,打破学历和年龄界限,打破职称界限,打破学科界限,打破原有的课题组界限;六个“100%”:科技资源配置100%由市场决定,科研人员的科研方向、选题100%由个人决定,科研经费100%由课题组长按国家法律法规和项目要求自主支配,课题组人员组成100%由课题组长决定,科研成果排名、奖金分配100%由课题组长决定,科研成果依法转让的收入100%归课题组或个人所有。
另外,还推出了量化考核机制,针对科室部门及普通科技人员分别制定考核办法,重奖先进,调动全员积极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张掖市农科院的改革方案匍一落地,即可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种子行业引起热烈讨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其中,不少人对“科研成果转让的收入100%归课题组或个人所有”的做法提出质疑:作为国家培养的科技人员,其科研成果转让的收入全部归个人,此举合法吗?
张掖市农科院迅即给出了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后,由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对完成、转化该项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报酬……将该项职务科技成果转让、许可给他人实施的,从该项科技成果转让净收入或者许可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利用该项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的,从该项科技成果形成的股份或者出资比例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将该项职务科技成果自行实施或者与他人合作实施的,应当在实施转化成功投产后连续三至五年,每年从实施该项科技成果的营业利润中提取不低于百分之五的比例。
法无禁止即可为。《转化法》规定“不低于百分之五十”“不低于百分之五”,但没有设置上限,由此,“科研成果转让的收入100%归课题组或个人所有”是合法的。
一项举措,激活一池春水。张掖市农科院有37名科技人员走出实验室,走进企业,走上田间地头,大显身手。
推行“双向兼职”加速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又是一年八月,张掖大地硕果飘香。成片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边,一株株玉米努力地挺拔着腰杆,散发着清香和成熟的气息。在甘肃金源种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与张掖市农科院共建的玉米新品种协同创新基地里,看着叶片饱满、颜色亮绿的玉米试验田,金源种业公司董事长郝铠说:“如果后期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郝铠是张掖市农科院“双向兼职”体制机制改革后走出的首批科技特派员,短短几年,他带领8名科技人员创办的甘肃金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我省仅有的两家农业部认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之一,他先后培训玉米新品种18个,是省内培育玉米新品种最多的团队负责人。近年来,累计投入科研资金2000多万元,建立了268亩的玉米新品种协同创新基地,在黑龙江、吉林、河南、海南等地也建有总规模达600余亩的育种中试基地,用不育花,单倍体、辐射育种等方法年配置杂交组合4.1万份,玉米育种技术及研究规模走在了全省前列。培育的金凯3号玉米新品种,在2012年农业部组织的万亩高产田创建部级抽测中,以亩均产量1335.66公斤,居9个高产玉米新品种榜首。目前,该品种在我省年种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是全省种植面积和销售量最大的玉米新品种,也是全国春播区亩产最高的玉米新品种,年总产值达1.94亿元左右。
跟郝铠一样,近年来,在张掖市农科院“双向兼职”机制的带动下,先后有37名科技人员实现了华丽嬗变,科研成果遍地开花,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社会效益。
闫斌杰,国家现代农业甜菜产业技术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站长。“双向兼职”后,他创办了金宇种业公司,主要进行甜菜新品种培育及非主要农作物制种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近年来,该公司从国外引进甜菜品种50余个,自主培育出3个甜菜新品种应用于生产,现每年繁育国产甜菜品种种子600亩,占国内同类品种繁育面积的3/4。
王爱文,张掖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党支部书记。他带领5名科技人员创办优立盛种业公司,进行蔬菜新品种培育及制种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先后引进国外辣椒、西红柿等蔬菜新品种115个,培育出“张甜椒1号”甜椒等3个蔬菜品种。引进国外PL2蔬菜制种技术,经改良创新后推广应用于生产,亩均产值3万元,居国内领先水平,是目前张掖效益最高的制种产业。
苏维,张掖市农科院马铃薯技术团队负责人。他创办的高台县祁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致力于马铃薯脱毒良种的繁育和生产,共引进马铃薯新品种31个,累计示范推广机械化种植、地膜覆盖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等制种马铃薯栽培技术3.15万亩,亩均增产20%以上,新增效益近2千万元。
“双向兼职”带来的变化远不止这些。一组沉甸甸的数据最具说服力——
科技人员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主动争取项目成为常态。2012年,张掖市农科院只有17项研究项目,2013年为43项,2016年增至56项。
37名“双向兼职”人员中,有9人到种子企业兼职搞新品种研发,其他人员领办、创办、参办科技企业8家,每年订单种植制种玉米面积约12万亩,生产优质玉米种子5500万公斤。目前占全院科技人员总数58.7%的“双向兼职”人员虽然只占用全院30%的财政经费,却筹集着全院70%以上的科研经费,创造着全院90%以上的社会效益。
科研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张掖市农科院在全国5省区建立原始创新基地20处,面积1083亩。共审定玉米、小麦、甜菜、胡麻、琉璃苣等农作物新品种29个,年均近6个,是建院60年来年均数的近3倍,申报发明专利15项,实现了零的突破。首次在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荷兰育种杂志》影响因子1.692),被多家科技网站转载。
技术引领助农民增收。近年来,张掖市农科院开展的玉米辐射育种、单倍体育种、抗病育种等科研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创新的“杂交玉米制种满天星授粉技术”“自然晾晒风干种子脱水着色技术”“4380半膜平铺节水灌溉技术”在张掖玉米制种田中普及率达95%以上,建成连片种植3000亩的示范基地,连续三年生产的玉米种子纯度、芽率都达到98%以上。这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大幅度提升了张掖玉米种子质量、产量和品牌效益,与周边地区相比,农民亩均纯收入提高250—300元,年增效2.5亿—3亿元。
实践证明,张掖市农科院推行的“双向兼职”措施不仅让农业科研与生产有机结合,其创新的“科研院所+制种企业+经营主体”模式,还成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加速器。同时,这项举措在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发展、破解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农业科技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的痼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了有益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实现了个人收益、对单位贡献和社会效益的“三赢”。
2015年6月,张掖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5个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而张掖市农科院一系列深化改革创新措施,为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科研机构活力,弘扬创新精神,建立符合时代精神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培育符合农业科技创新要求的人才队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