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陇南 正文
投稿

让“留守”的天空撒满爱
——陇南市武都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纪实

2016-09-14 18:29:38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通讯员 张鑫 李腊梅

  一栋小楼、一块小院、一张小桌、一个小孩。清晨的阳光满满的洒落在整个村庄,武都区琵琶镇张坝村老人张德能正在厨房里忙着生火做饭,院子里,8岁的小孙子正趴在桌子上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今天周末,你瞧,这孩子起的还挺早”!张德能老人叹口气,一边忙手里的活一边告诉笔者:“孩子的爸妈出门快一年了,这么大一点人,就一直跟着我过活。现如今政策好,孩子的生活学习我倒一点都不担心,只是看着孩子有时候想自己的爸妈,我这心里头就跟着难受”。

  老人的孙子叫张帆,在村里的小学读二年级。笔者了解到,在张坝村这个不足50户人的小村子里,像小张帆一样的留守儿童共有6人,这些孩子一般都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期盼爸爸妈妈早日回家。

  目前,武都区共有留守儿童3019人,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普遍存在“生活缺帮助、学习缺辅导、心理缺疏导、亲情缺抚慰、安全缺保护”等“五缺”问题,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工作已成为全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武都区委、区政府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同时,积极制定印发了《武都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排查摸底工作实施方案》和《武都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工作方案》,积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倾心尽力为他们争取资源,开展各项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并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力争为他们撑起一片成长蓝天,筑起一方心灵乐园。

  孜孜以求 点滴眷念汇成河

  “开学啦,收到叔叔阿姨们送来的学习用品,真的很开心。”隆兴乡包峪村的留守儿童杨怀瑞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书包和文具盒。“真好看!”孩子们的喜悦洋溢在脸上,也定格在张张照片里。这是武都区妇联组织的一次义务捐赠活动,不出几天,孩子们的照片就会被寄送到远在他乡的爸妈手里。

  “爸爸,我在学校挺好的,不用挂念……你也要保重好身体啊!”借助亲情视频通话,三仓九年制学校的留守学生赵晓龙在约定的时间,和远在新疆打工的爸爸“见面”了。

  “以前放学了想看书都没地方去,现在有了图书室、业余爱好班,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了。”在月照九年制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每到课后,孩子们总成群结队地走进他们的另一个“家”,汲取知识的养分,享受精神的愉悦。

  近年来,武都区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各项工作,区妇联、团区委等部门积极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先后建立留守儿童之家15所,流动儿童之家4所,并为每所留守儿童之家配套落实100平米以上的活动场地一个、40平米以上教室一间,配套书架2个、桌椅10套。全区已有13所留守儿童之家统一配备了电脑、电视机、DVD、电子钢琴,以及儿童书刊、电子出版物3900余种,并配了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象棋等文体器材共计26万元的设备。为了让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更好地在全区各乡镇开展,武都区为每所留守儿童之家确定了1-2名教师兼任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开展具体的管护和指导工作。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五缺”问题,武都区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吸纳各界爱心志愿者594人,积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共享一片蓝天”的“六个一”活动。针对不同乡镇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爱心企业和志愿者对留守儿童进行慰问,并给他们送去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快乐,温暖了他们幼小的心灵。

  身体力行 殷殷关怀暖人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洛塘中心小学的一间教室里,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孩正在老师的带领下阅读诗文。“这个班共有55名学生,其中有9名属于留守儿童”。班主任余老师告诉记者。

  “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数量也日趋增多。为有效解决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难题,区上自筹资金1.5亿元新建了6所城区学校,招商引资3.3亿元建成1所高标准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有效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区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

  近年来,武都区着力推进“中小学校舍改造、薄弱校改造、农村幼儿园建设、数字校园建设、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教育技术装备提升”五大类教育工程,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为确保留守儿童有学上、上好学,武都区要求各校对在校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文体活动等方面建立关爱和教育机制,切实完善了留守儿童档案,落实留守儿童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免费教科书、营养改善计划等政策,确保所有适龄留守幼儿享受500元保教费补助,有效减轻留守学生生活负担。武都区要求各校确定留守儿童帮扶教师,经常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沟通、掌握其思想、生活情况,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安排老师定期走访并与家长或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留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与此同时,武都区通过在师资、资金、设备等各类教育资源分配上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加大农村教育经费类别差异,解决边远学校办学困难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切实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确保适龄儿童100%入学,城乡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现均衡、公平、和谐、优质、特色发展的良好局面。

  开拓创新变“留守”成为“守护”

  “在政府的帮助指导下,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就业,不仅可以赚钱补贴家用,还可以照顾老人小孩。”在城郊陇南市高鸿塑料有限公司上班的刘小娟高兴地说。作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一种新模式,武都区结合全区基础设施建设、家政服务人员和社区服务、园林绿化等行业的用工需求急剧增长的情况,劳务部门有针对性组织技能培训结合市场推动等手段促进就劳动者地转移,今年前半年就地转移人数达到4.48万人。

  “真正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工作,仅靠社会各界人士的关爱和教育政策的倾斜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让留守不再留守,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武都区一位分管农村工作的负责人对笔者如此说。

  为切实解决好留守儿童工作,武都区一方面积极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务工收入,积极协调外出务工人员携子女异地求学;一方面积极鼓励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结合地方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落实金融、税收减免等政策,积极推进返乡创业培训,目前,全区累计登记返乡创业人员已达3000余户,返乡创业人员创办企业409户。今年,区上给龙凤乡陇南市武都区鑫化种植合作社、城郊陇南市高鸿塑料有限公司、甘泉镇陇南市武都区合力种植专业合作社、陇南市兴达农民养殖合作社、鱼龙镇康尔美农业生物科技开发公司、诚誉种植专业合作社、蒲池乡景峰种植合作社、驰盛种植农民合作社等28户创办实体企业并吸纳30名以上劳动力就业的企业申报落实了5万元创业补贴,鼓励帮扶支持农民工家庭,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从源头上逐步减少了留守儿童,变“留守”成为“守护”。

  “我已经两年没有出门务工了,现在我承包了30多亩荒地种植药材,闲了再到周边的工地上打点工,收入比以前有多没少,还能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张坝村村民张俊超一边爱惜的抚摸着孩子的头一边乐呵呵的对笔者说。

  “我们希望通过点滴的努力,唤起更多人关心、关注、关爱留守儿童。”武都区妇联负责人对笔者如此说。“为更好地服务全市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将不断探索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新模式,建立健全更多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将来,希望更多有心、有爱人士,加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或搭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平台中来,让远离父母的留守孩子真正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间撒满爱”。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