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文化 正文
投稿

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系列报道之一:开窟篇——回响千年的一声锤音

2016-09-01 07:49:35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杨亚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_专题

  原标题: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系列报道之一:开窟篇

  回响千年的一声锤音

  敦煌莫高窟(资料图片)。摄影:记者 吕亚龙

  开栏的话

  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于9月20日在敦煌开幕。作为敦煌文化的实物遗存代表,莫高窟无疑是王冠上最璀璨的那颗明珠,被誉为文化的圣殿。到公元2016年,这座文化圣殿已经1650“周岁”了。从今日起,本报推出“不老的敦煌莫高窟创建1650周年”系列报道,分开窟、营建、发现、看守、基础保护、窟体保护、环境保护、本体保护、开放、矛盾、传播、数字、临摹、回归共14个篇章,梳理莫高窟走过的跌宕起伏的千年岁月,触摸文化瑰宝来之不易、存之亦艰的历史辙痕。同时喜迎首届文博会的召开,为各方文化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氛围。稿件采写过程中得到敦煌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记者 施秀萍

  似是偶然,但若放在历史长河去看,一切都是必然。

  公元2016年,农历丙申年,莫高窟已经走过1650个年头了。

  1650年,岁月漫漫,莫高窟静静伫立在西北的戈壁深处,貌似静看云卷云舒,实则以跌宕起伏的生命历程诠释着沧桑巨变——

  1650年,该是有多不容易啊!

  初创,公元366年的开窟鼻祖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的一天,敦煌鸣沙山东麓响起了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那是莫高窟开崖建窟的锤音。

  发出这声回响千年锤音的人,正是被誉为莫高窟创始人的乐僔。

  可惜“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初创期的洞窟已不可考,现存最早的洞窟是公元430年左右北凉时期修建的。”“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在《漫话敦煌》一文中这样写道,憾惜之意甚浓。

  或许,潜心修佛的乐僔不曾想到,他这一凿,竟雕刻出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他这一凿,竟创造了一个流经千年的文化圣殿。

  据载,自乐僔、法良之后,笃信佛教的东阳王元荣与建平公于义先后出任瓜州(敦煌古称之一)刺史,又各修一大窟。

  此后,莫高窟的开窟造像兴盛起来,山麓断崖上凿壁开窟的声音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10个朝代,1000年绵延不绝,无数后来者在前临宕泉河、东向三危山的鸣沙山东麓长1680米、高15至30米的南北两区断崖上,鳞次栉比地开凿了各种洞窟。其中,存有塑像、壁画的洞窟多集中在南区,为古代僧侣信众礼佛的场所,现存洞窟492个、塑像2000余尊、壁画4.5万平方米以及木构建筑5座;北区则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有洞窟遗址243个。

  背景,丝路重镇酝酿艺术沃土

  敦煌,沙漠中的一片绿洲,却在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规模巨大的石窟群,盛开出莫高窟这朵怒放的艺术奇葩,闪耀了千年,璀璨了世界。

  种植、浇灌这朵奇葩的伟大艺术家是僧人、是供养人、是无数无名画工,更是——历史这位“巨人”。

  “乐僔在三危山开窟看起来是偶然的,实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赵声良说,要了解莫高窟,就应对敦煌历史好好作一番考察。

  据考古研究,敦煌的历史可上溯至4000年前的夏代。战国至秦时,瓜州一带居住着塞种人、乌孙人和月氏人。后来,月氏人逐渐强大,打败乌孙人,赶走塞种人。西汉初年,居住在蒙古高原的匈奴又强大起来,将月氏人驱赶至中亚(大月氏)和祁连山一带(小月氏)。

  至汉武帝时代,渐次强大的汉朝占领了河西走廊。公元前111年,汉朝在河西走廊的四个行政区,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设置完成,敦煌之名得以问世;并在敦煌城西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敦煌,由此成为中国西面的门户。

  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繁荣,地处丝绸之路要道的敦煌在经济上飞速发展。至西汉末年,敦煌已成为“华戎所交一都会也”。

  与此同时,敦煌地方文化也进入快速发展期。

  东汉末年,敦煌郡渊泉人张奂隐居乡里,在敦煌收弟子千人。其子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张芝姐姐的孙子索靖亦受张芝影响,长于章草。

  三国至两晋时期,中原战乱不休,敦煌却在安定的气氛中继续发展着传统文化。宋纤、索袭、郭瑀等历史上有名的“硕德名儒”,大多在此隐居讲学,授徒百千人。

  晋王朝退守东南,北方地区前后出现十六个国家,史称“十六国”,河西一带则经历“五凉”。其中,西凉政权是建立在敦煌的汉族政权,标志早期敦煌政治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

  “古代敦煌就像现代的深圳一样。”著名敦煌学者王惠民告诉记者,古代敦煌,位于东西交通的要冲,西行求法与东来传教的僧侣多经于此,或讲经说法,或作短暂停留,使其成为我国最早接触佛教的地方,至公元4世纪,就已是“村坞相属,多有寺塔”了。

  早在魏正始年间(240-249年),月氏人竺法护就在敦煌出家,跟随他的僧徒达1000多人。后,其弟子竺法乘和敦煌人于法兰、于道邃等高僧兴建寺庙,为大众说法。

  在这种大环境和这样的佛教氛围中,内地高僧来到敦煌开凿洞窟修行,莫高窟应运而生。

  价值,永远翻不完的百科全书

  对于很多人来讲,莫高窟是值得“膜拜”的存在。

  但有一句话,很适合莫高窟——价值,不在于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

  “内容决定价值。”赵声良告诉记者,莫高窟的魅力来自洞窟里精美绝伦的彩塑、壁画及其反映的多姿多彩的佛国世界,还有洞窟投射出的厚重历史。

  走进洞窟,就明白了。

  开凿于盛唐的第445窟北壁下侧壁画中有一幅根据经文“女子五百岁出嫁”描绘的婚礼图:途中宅第门外设帷帐及“青庐”,帐内宾客对坐宴饮,帐前正举行婚礼,新郎五体投地跪拜宾客,新娘盛装,傧相侧立于旁,侍婢往来忙碌,舞者闻乐起舞……生动展示了北方地区的婚礼场面和行礼时男拜女揖的习俗。

  可为何女子五百岁才出嫁呢?

  “隋唐时期,中国人觉得从印度传来的‘累世修行’有些无望,便开始渐渐流行‘净土思想’。”赵声良解释道,为了吸引更多信众,此时的佛国极乐世界降低门槛,不用“舍身饲虎”,更不用“累世修行”,佛国世界金砖铺地,树上生衣,不仅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还由龙王喷雨,夜叉鬼打扫,什么也不用干,只管听音乐看舞蹈,想吃什么吃什么,人的寿命长达八万四千岁,女子则五百岁出嫁。

  又为何结婚没有洞房,只有“青庐”?

  “壁画描绘的婚礼风俗与历史文献记载的实际情况非常吻合。”赵声良接着解释道,这一时期,婚嫁沿袭了游牧民族的习惯,婚礼要在搭建的帐篷即“青庐”中举行,因武则天时期女人地位比较高,实行男拜女不拜的习俗,“所以,壁画描绘为男跪女立。”

  这只是一个洞窟里的壁画一角展现的内容,4.5万平方米壁画该有多少浩瀚的内容告诉我们啊:帝王将相、民族关系、使者朝会、商旅往来、婚丧嫁娶、耕作扶桑、屠宰射猎、音乐舞蹈、衣冠服饰、天文地理……莫高窟简直就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大百科全书”,更是一座宝贵的历史形象资料陈列馆,正如樊锦诗所说:“敦煌是永远读不完的,无论你读书万卷还是学富五车,在敦煌面前,你永远是个才疏学浅的小后生。”

  “莫高窟更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王惠民说,十多个朝代,一千多年的营建,世界上再没有一处文化遗产能够延续这么长的时期,而且每个时期都有相当数量的作品遗存,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都是独一无二又无与伦比的。他感叹道——“你说,价值几何?”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杨亚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