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
每到饭点,打着各家平台醒目招牌的送餐小哥骑着电动车风驰电掣,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街头一景。在网上外卖迅速火爆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如影随形。不久前,随着媒体再次曝光“黑餐馆”重新上线,不少人内心的小焦虑又一次被触发了。“看起来高大上,谁知道吃到的是不是脏乱差?”看不见的餐馆,如何纳入实打实的监管,着实成了摆在相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8月29日《人民日报》)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国内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近1.5亿,以31.8%的半年增长率位列今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手机端网上外卖用户规模的增长更为明显,半年增长率为40.5%,用户规模达到1.46亿。外卖的生意越做越火,但问题与猫腻也越积越多。比如不久前被曝光的北京通州区像素小区里的“外卖村”:100余家餐馆,90%以上竟是无照经营。
生意不好做,外卖也不例外。太贵了,没人买;太便宜了,商家没法卖。眼下的二难选择,店家似乎只能照顾到“价格”这一头。道理很简单,因为线下企业一般要承担高额的店面租金、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利润率相对较低,餐饮O2O平台确实能给线下实体带来流量,但必须付出折扣优惠、平台佣金,层层盘剥后,“便宜又放心”难免鬼话一句。因此,高端外卖还有理论上的质量空间,对于拿性价比做大杀器的低端外卖来说,质优与价廉终究如“鱼和熊掌”般不可兼得。
事实胜于雄辩。比如8月26日,北京市食药监局再次约谈多家网络订餐平台,继此前公布了美团外卖、百度外卖、饿了么3家网络订餐平台上60家无证店铺名单后,又通报了3个外卖平台的30家问题店铺。套路大家都懂,功夫也都没闲着。监管心慈手软,结果法不责众;平台睁眼闭眼,结果盆满钵满。用食药监部门的话说,“他们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清二楚,普遍用自己是新兴产业不成熟、人手少、商户多等理由推脱。监管部门查一查,他们就动一动;媒体曝光哪家店,他们就下线哪家店。”
为何出现如此现象?一言蔽之,违法受益远大于违法成本。据艾瑞咨询统计,2014年我国外卖O2O市场规模为95.1亿元,2015年飞增到442.4亿元,2016年预计将达到715.8亿元。而根据《食品安全法》,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或者未履行报告、停止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等义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这样一比,简直无语。再加上外卖平台网络化运营,现实中的职能监管若不转变执法思路,跑断腿恐怕也治不好这顽疾。
1.5亿人的外卖,究竟有几人在监管?这个问题,固然不是靠人海战术来取胜,却也提醒公权部门,在保护消费权益的路上,须及早跟上这波市场行情,千万别等到劣币驱逐良币,积重难返成了“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