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白银 正文
投稿

惠及百姓的“品牌工程”——白银会宁县着力发展草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纪实

2016-07-29 08:32:03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仁青东智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惠及百姓的“品牌工程”

  ——会宁县着力发展草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纪实

  通讯员 王瑞

  会宁,一块十年九旱的黄土地,一方资源匮乏的贫瘠之壤。多年来,这里难以形成支撑经济发展壮大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会宁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做出“发展是第一要义,草畜是第一产业”的决策,掀起了一场调整经济结构、发展草畜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改革发展大潮。

  抗旱增收的科学选择

  会宁县干旱少雨,雨季与农作物生长不同期,种植夏粮毫无优势可言,但干旱对于紫花苜蓿等牧草的影响则不明显,其根系发达,不但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而且能有效控制地表蒸发,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

  会宁县汉家岔镇花儿岔村村民张述禹家过去属于特困户,连年的干旱让他家时常颗粒无收。前年,他在镇政府的动员下,在家里的30多亩地上种植了紫花苜蓿,仅一茬草就收了45车,卖了1.9万元,每亩收入593元。尝到甜头的他,去年通过土地流转,种了两百多亩的紫花苜蓿,仅草产业一项收入达8万多元,这对他来说是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张述禹介绍说,同样的地,春夏雨水好的情况下,小麦的收入每亩不到400元,干旱年份还有可能绝收。但是大旱年份苜蓿等牧草还在正常生长,割草的时间如果调整好,还能多产一茬,每亩收入又能增加100多元。

  近年来,会宁县通过推广实施“百万亩草”工程,像张述禹这样依靠种植苜蓿等牧草致富的农民已经越来越多。为了抗旱增收,会宁县还全力实施了“百万亩全膜玉米”工程,为广大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

  丁家沟乡梁庄村村民张亚军说,刚推广全膜玉米种植时还不接受,但实践证明这项技术的确管用,两年时间里家里除了退耕还林、还草外,其余80%的耕地上种了全膜玉米,下来20多亩地年收入接近两万元。

  据统计,会宁县通过实施“百万亩草”和“百万亩全膜玉米”工程,已建成3000亩以上整流域优质牧草种植核心示范区21个、1000亩以上示范区40个、人工草地面积180多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年均110万亩以上,牧草和植物秸秆年产各类饲草220万吨,为全县畜牧业的发展和产业扩张奠定了基础,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一条好出路。

  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

  近年来,会宁县委、县政府先后研究出台支持草畜产业发展的19个政策性和规范性文件,立足千家万户发展养殖,采取行政推动、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方式,连续7年开展草畜产业“促进年、提升年、标准年、质量年、效益年、巩固年、优化年”活动。目前,全县已建成养殖龙头企业70家、养殖小区603个,规模养殖户达3.7万户,形成了户户有养殖、村村有小区、乡乡有公司的喜人格局。

  翟家所乡焦河村村民卢再军以前一直在外打工,由于近两年家里种的全膜玉米多了,去年5月,他开始在家饲养牛羊,目前已有20头黄牛、150只羊。说到为什么留下来搞养殖,卢再军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外出打工有大半年时间在外不说,收入也远不如搞养殖。去年,我搞养殖的毛收入在11万元左右。再一个,草多,牛羊的饲料不愁,牛羊粪便又可以当有机肥再回到地里。现在,周围搞养殖的人越来越多。”

  通过常抓不懈,会宁县畜禽饲养量已由五年前的160万个羊单位增加到现在的430万个羊单位,年均增长28%,人均畜牧业收入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40%。目前,全县肉类总产量达到6.2万吨,草畜产业实现总产值18.28亿元,肉羊强县、畜牧大县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草畜产业已成为会宁农民脱贫致富、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

  农村发展的战略工程

  作为农业人口占95%的农业大县,会宁县的发展重点在农村,但农村的发展要靠产业。经过科学探索,准确定位,草畜产业已在会宁大地深深扎根。

  盛夏时节,不论行走在会宁的任何一个农村,都能见到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的全膜玉米和紫花苜蓿成片相连、遍布田野,与之配套的顶部或红或蓝的养殖小区就像璀璨的明珠洒落在绿色的乡野,整个农村斑斓多姿、生机盎然。

  草畜产业的兴起,让昔日贫瘠的土地流金。草畜产业这道命题切中了会宁农村经济可持续长久发展的软肋,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交口称赞。采访中,许多群众表示,发展草畜产业收入高,还能在家照顾老人和孩子,心里很踏实。

  “今后,全县将继续强化政策、项目、资金和科技支撑,以建设‘草业大县、畜牧强县’为目标,把草畜产业做成助推脱贫攻坚、长久惠泽会宁百姓的富民工程、品牌工程、战略工程。”会宁县委书记王科健说。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仁青东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