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陇南
投稿

陇南徽县:打造“合作社+”精准扶贫新引擎

2016-07-26 10:37:00 来源:中国甘肃网-陇南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王彤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徽县:打造“合作社+”精准扶贫新引擎

  夏日炎炎,正值向日葵开花的季节,位于徽县伏家镇伏镇村椿树崖湾的30亩向日葵竞相绽放,璀璨夺目的金色花朵,在微风中摇曳身姿,吸引了游客前来观赏拍照。

  “以前只是在电视里见过成片的向日葵,想不到那样的美景居然能在身边看见,真是不虚此行。”来自邻村的游客张莉雪不停地按动手中的相机。金灿灿的葵花与蓝天白云、青山绿地、农家院落浑然一体,形成一幅生态乡村的美丽画卷。

  “这里是我们合作社的油用向日葵基地,入夏以来花朵次第开放,没想到一传十,十传百,引来了十里八村的游客前来观赏拍照。”徽县万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晓云说。

  合作社于2015年投资500万元建成,流转土地123.422亩,种植大甜樱桃、葡萄、草莓、桃子等50余亩果树,70余亩油牡丹,行间套种辣椒40亩,在坡地散养了300余只土鸡。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流转土地、到合作社务工等途径辐射带动伏镇村、前进村、西厢村等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年50多岁的童怀珍是西厢村的贫困户,早年离异,年轻时一直在外做装卸工,如今一直在合作社务工。“现在干不动重活了,除了种自己的庄稼外,还给合作社管护果树、喂鸡、种菜等,一天70元,一年下来能收入2万多元,以后养老不愁了。”童怀珍笑逐颜开地说。

  “百余只土鸡再有半个月就能卖了,

  十几亩辣椒也成熟了,每天有20来个务工人员,浇水、施肥、锄草、打扫鸡舍,合作社里忙得不可开交,看着大家的付出马上就见成效,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李晓云眉眼间满是欣喜,“感谢政府的支持,感谢果树站和蔬菜站给予技术方面的指导,希望我们合作社越办越红火,能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奔向全面小康。”李晓云说。

  近年来,徽县在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支持和扶持力度,以“合作社+贫困户”脱贫带动机制推动贫困乡镇、8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产业发展和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全县88个贫困村中已有80个贫困村建立了241个农民合作社。截至2016年6月底,徽县累计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738个,累计发展成员12605人,资产总额15.08亿元,辐射带动农户3万户。按行业划分涉及种植业107个,畜牧养殖业399个,林业203个,渔业9个,服务业7个,其他行业13个。已累计建成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11个,市级示范社18个,县级示范社50个。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21个,绿色产品认证3个,合作社有经营实体的36个,在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窗口和参与农超对接的有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50亩以上土地流转规范经营的有58个,流转土地面积2.86万亩。

  通讯员 尹辉东 高琼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陇南日报 责任编辑:王彤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