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到西和县第二中学调研。
“爱心童行遍地书香”公益行动走进西和。
西和县城南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户外活动。
杨春祎 周者军 薛砚
偏远乡村中传来琅琅书声,明亮教室里教学设备先进,宽阔操场上孩子们奔跑追逐,把欢乐洒满校园……
夏日,走进西和县,这样的场景在各个校园里随处可见。曾经,对西和县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泥泞路、小瓦房、土操场是常态。简陋条件尚且可以忍受,唯独因家中贫困而不得不放弃学业才是家长和孩子最大的痛苦。
如今,在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的帮扶与关爱下,西和县农村的孩子都可以坐在干净整洁的校园里,享受优质的义务教育。
近年来,西和县以双联行动为抓手,紧紧围绕全县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强教育基础建设,优化办学条件,规范教育管理,深化教研教改,狠抓教育质量,使全县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精准扶贫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更将成为助推西和县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后盾。
政策资金聚焦发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与其不受教育,不如不生,因为无知是不幸的根源。”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认为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可以看到,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起着基础性、根本性、可持续性的作用,地位至关重要。近年来,西和县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体系,打出教育扶贫“组合拳”,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拔穷根”,精准发力保障教育公平。
西和县在县委双联办、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严格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为了进一步核实核准建档立卡户受助学生,教育局根据各学校、幼儿园统计上报的受助学生名单,精心组织人员在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进行了逐人逐户的核查。核准各类受助学生名单后,研究制定出了西和县教育精准扶贫各类补助金的发放要求、发放流程以及责任分工,及时地给各乡镇、学校、幼儿园下发了各类补助资金发放文件。随后,各乡镇政府、高中、学区及幼儿园还抽调专人会同扶贫部门再次核对、采集、完善各类受助学生具体信息,直到确认受助学生花名册与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登记信息准确无误后才予以发放。
“精准扶贫工作不仅仅是一项民生工作,也是当前一段时间内教育工作领域的重点工作。我们利用寒假休息时间,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家庭中学前教育、普通高中、高职学生信息进行了认真的核实,切实做到教育精准扶贫‘精准化’,让扶贫补助金的发放真正做到‘不漏一人、不添一人’。”西和县教育局局长赵锐特别强调了教育扶贫“精准”的重要性。
2016年,西和县教育局顺利发放春季学期学前教育幼儿免保教费(补助)资金533.39万元,资助12258人;发放春季学期建档立卡户在园幼儿补助资金138.21万元,3179人获益;落实2016年春季学期普通高中学生免学杂费和书本费(补助)资金94.45万元,资助2667人;落实2015年精准扶贫高职学生免学费(书本费)资金175.5万元,资助351人。同时,足额按时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班主任津贴。2015年全年累计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583.16万元,班主任津贴49.11万元。从今年1月起,提高了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按每月人均不低于300元标准分类发放,单独核拨班主任津贴。1—5月已累计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458.21万元,班主任津贴96.59万元。
“我们幼儿园是2014年修建的。当时办学条件很差,家里有条件送孩子来的也不多。自从县里落实了学前教育幼儿免保教费政策,每个孩子都有了500元的补助。现在园里已经有了118名学生,可以辐射到四图村、北庄科村及九个自然村的学前儿童。有些孩子是留守儿童,进入园内学习后,不仅适应了集体生活,而且在老师同学的陪伴下感受到了更多的关怀和温暖。”姜席镇四图幼儿园园长卢苗苗在谈到教育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对孩子接受教育的影响时如是说。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西和县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发展新模式。
西和县教育局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多元办园体制,定期深入全县各类幼儿园开展集中清理整顿和安全大检查活动,严格规范学前教育办学行为,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加强幼儿师资培养、培训力度,2015年组织全县幼儿园园长与教师参加培训188人次。如今,西和县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1.7%。同时,该县认真落实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措施,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1.6%。在此过程中,西和县教育局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狠抓体育艺术教学,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特色学校。另外,县内高中加强与名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校际交流会,在县教育局的引导下,高中学校走上了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的发展之路。
不仅如此,西和县还积极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之路,与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等职校合作办学,结合实际开设特色、品牌专业,“巧嫂、巧妹、巧汉子”(三巧)劳务品牌培训已成为职教一大亮点。职业教育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整合项目集中实施切实改善山区办学条件
“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还是要从根本上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国家的资金会向教育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革命老区基础教育倾斜。”多年来,历届国家领导人都心牵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
为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2013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提出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2015年,又印发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保障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西和县教育局根据甘肃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制定了全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多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为乡村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前学校条件很差,下雨两腿泥,教室也会有漏水现象发生,所以老师家长最怕下雨天。由于学校环境差,好多老师不愿意到这个地方来执教,教师流失也很严重。很多条件好的家庭学生都转入其他学校就读。自‘全面改薄’项目实施以来,学校昔日的小瓦房已被现在的新式楼房所代替,教学设备也齐全了,环境也变好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也愿意来学校执教,教学质量正稳步提高,附近村里的孩子也陆续转回来学习了。”西和县姜席镇四图小学校长马肆政对“全面改薄”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感到很欣慰。
标准教室、标准宿舍、标准餐厅,新楼房、新校门,新操场、新绿地……这一切都是标准化学校建设和“全面改薄”项目带来的改变。崭新的校园、全新的环境,为山村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面改薄”是切实保障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惠及万千民生的基础工程。为了将这一民生工程办好、办到位,西和县结合县域教育实情,以“保基本,补短板”为原则,严格按照全面改薄底线标准,对薄弱中小学办学条件缺口进行了全面摸底,明确了校舍建设和教育装备配备具体目标任务,制定了五年改薄规划。改薄项目实施两年半以来,该县在校舍建设投入资金12065万元,共建设项目42个;采购配发计算机1281台、多媒体教室设备638套、音体美器材82套、实验仪器24套、课桌椅12544套、学生用床1534张。
值得一提的是,利用“全面改薄”项目和县级自筹资金,西和县为123所学校购置“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46所学校接入光纤。去年底,初中、高中“班班通”覆盖率已达到100%,到2016年年底,小学及教学点覆盖率将达到58%。这些学校将实现优质授课资源的交互和共享,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同时,该县还分步实施“百校千班万师示范引领工程”,有力地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西和县农村学校与县城学校的差距不断缩小。各项优惠政策向农村学校倾斜,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教学设备更为先进,互联网覆盖率更高,这也让身在农村的师生告别了资源匮乏、通讯不便的落后时代,得以与城市学生一样享受到现代化、信息化的优质教育。
借双联为贫困村办实事靠管理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近年来,西和县教育局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严格落实禁酒令,大杀吃喝风,开展打假求实,向社会作出“办事遇扣卡、直接找局长”的承诺。2015年,按照“3783”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体系要求,制定《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落实“校长期末财务承诺制”“学校财务公示制”,持续开展教育“三乱”专项治理活动,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校园安全、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活动,教育经费使用的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学校财务的监管,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从教行为。2016年1月,该县启动了全县教育系统“转作风、正教风、兴学风、树校风”(“四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邀请县委党校讲师为党员举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辅导党课,持续开展党风廉政进校园、进机关活动,扎实开展“以德立教,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专项活动,全县各学区(校)育人环境、文化氛围、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结合双联和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西和县教育局要求全县各学校完善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这在增进学校与家长、社会沟通的同时,也为教育精准扶贫建立了了一个重要的桥梁纽带。
自2012年双联行动开展以来,西和县教育局还对苏合乡陈地村展开切实帮扶,确定了“经济产业为主导、社会事业求实效、基础设施保重点”帮扶工作思路。帮扶小组成员先后多次深入帮扶村开展工作调研、慰问扶贫、政策宣讲,发放征求意见表,了解贫困地区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共商发展大计,共研解决办法。
西和县教育局本着积极主动、努力争取、量力而行的原则,着力解决制约帮扶对象生产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筹集资金对村部5间办公用房进行了粉刷、维修以及吊顶;捐赠了办公设备;对村支部进行了全面改造;组织村民对村部办公环境、村容村貌进行了整修。活动开展过程中,驻村工作队与村上党员开展了联建活动,送温暖、送关怀、送法律、送技能,联建工作有序推进,驻村关系进一步和谐密切,驻村工作队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帮助联系户共谋发展致富良策,力求帮助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由于双联工作成效显著,西和县教育局副局长郭根稳被评为陇南市双联优秀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教育局驻陈地村工作队被西和县委县政府评为2015年度驻村帮扶先进工作队,教育局被市上评为2014年度双联先进集体。
提高师资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当前,我省各贫困县区学校仍旧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贫困地区学校难以吸引优秀教师,现有的教师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教学观念和方法缺乏创新,并存在音美体英等课程师资缺乏的现象,教师队伍综合能力与新的课改要求相差甚远。
为此,西和县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师培训,着力提高师资综合素质。县教育局积极组织实施“三区”支教计划、“国培计划”“公益基金会”培训、“国培计划示范性教师团队研修和紧缺领域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培训”等各类培训,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有效地促进了该县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持续优化。2016年3月,西北师范大学培训团队一行9人就在该县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国培计划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送教下乡活动,来自全县各学校的150名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优秀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团队对参培教师进行了教育部“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乐高教育应用培训,进一步推广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方法理念,对帮助教师提升新课改教学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西和县教育局创新人事管理机制,试行教师校长交流轮岗。2015年后半年开始试行校长交流轮岗。2016年探索试行了教师“走教制”,即各学区组织初级中学、九年制和中心小学的教师(紧缺学科教师),到本学区师资力量薄弱的完全小学和教学点进行走教交流,缓解了农村师资薄弱的完全小学和教学点紧缺学科教师不足的问题,促进了这些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同时,西和县教育局还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努力开发校本课程,已开设校本课程的学校有22所,累计开发近140门课程;积极推动以信息化手段和数字教育资源为抓手的“高效课堂”建设,全面加强教学研究。在县教育局的引领带动下,以西和县十里乡初级中学为代表的学校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的探索,诸多有益尝试取得显著成效。自2010年开始,该校在校长王琼的带领下,坚持“以教导学,先学后练,先侧后讲、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对现有课堂教学模式展开创新改革,创建了具有十里乡中学特色的“三·一三”课堂教学模式(即“三”——“自主学习课”“成果汇报课”“释疑构建课”三种课型,“一三”——三种课型的十三个课堂授课环节)。近五年来该校共有126名学生在全国初中各学科竞赛中获得奖项,人数相较于课程改革之前有大幅提升。
近年来,西和县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2013年教育工作获县委、县政府综合考核第一名。2013、2014连续两年获得全市教育工作综合考核第一名。2014年县教育局被陇南市委、市政府评为“2011-2013年全市中小学教育质量三等奖”,获得“陇南市体育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高考上线率逐年提高,2014年西和二中考生成鹏同学敲开了清华的大门,为西和教育开创了新的历史。
捐资助学奉献爱心播撒阳光传递梦想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了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与教育规范管理水平外,西和县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关爱与扶持。
今年5月31日,“爱心童行,遍地书香”公益行动爱心图书捐赠发放仪式在西和县姜席镇四图幼儿园内正式举行,此次爱心图书捐赠活动在中国儿童中心教育活动部副部长、全国妇联定点帮扶西和县挂职副县长马菁的多方协调和联络下,得到了中国儿童中心学前教育部、北京金宝威教育科技公司、红黄蓝教育机构、外研社等国内知名教育机构的大力支持。从活动发起到结束,短短一周时间,共募集到幼儿绘本、童话、儿童科普、英语故事等各类图书3万余册,捐赠的所有图书将被派送到16所幼儿园,在活动的支持下,该县还建立“爱心图书室”,让西和县的孩子与城市的孩子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让知识在爱的手中传递。
此外,由北京永源基金会与芭莎公益慈善基金发起的“爱飞翔乡村希望教室”项目设备发放活动、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爱心衣橱基金携手浙江馥莉慈善基金会开展的爱心赠衣活动都进一步支持了西和县教育环境的改善和发展,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传递了正能量。
西和县相关领导表示,近年来,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纷纷向西和县教育发展伸出热情援助之手,捐资助学,改善办学条件,资助贫困学生,为推动该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这类爱心义举,让该县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了强大动力,相信这股爱的力量一定会为学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成长成才的机会,搭建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
春风化雨,滴水穿石。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孩子,扶贫攻坚以教育为先,教育扶贫以精准为要。落实好精准扶贫政策,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立德树人,以爱浇灌,陇南西和县在教育战线上的不懈努力正是甘肃教育精准扶贫中的一个缩影,它凝结着万千教育者的智慧与辛劳,它承载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使命与希望,它勾勒着一个个灵魂深处的梦想与幸福,它谱写下一段段教育扶贫的不朽篇章,未来,它更会成为甘肃脱贫致富奔小康路上的一道温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