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正文
投稿

涉嫌参与广西“1040”传销 26名甘肃籍犯罪嫌疑人获刑

2016-07-21 07:57:16 来源:中国甘肃网-西部商报 作者: 责任编辑:狄东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涉嫌参与广西“1040”大型传销,26名甘肃籍犯罪嫌疑人获刑

  像“老鼠”一样逃窜亲人反目有病不敢看

  中国甘肃网7月21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 (记者 都一鸣) 打着高额回报的幌子,陈某等人采取“连锁销售经营”的形式,以搞小额资本运作为名,要求投资者每人投入份额共计6.98万元进行投资以获得加入资格,再按“1+3”金字塔模式发展3个下线,并以发展人员的人数作为返利依据,引诱人从事传销活动……

  7月20日,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对外公布了该起曾经轰动全国的传销大案之甘肃办案详情。而随着“老鼠会”成员陈某投案自首,27名涉嫌参与广西“1040”大型传销活动的甘肃籍犯罪嫌疑人在兰州悉数到案。据悉,目前,该案中的27名犯罪嫌疑人已有26人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或缓刑,打击处理力度之大,在甘肃乃至西北尚属首次。

  【案件详情】

  案情吸纳公职人员做“活广告”

  提及该案还要追溯至2012年底,当时有一些受害人发现当初介绍自己进入传销组织的“头目”又在兰州发展下线,于是将其扭送到了公安机关,上述传销活动也随之浮出水面。对此,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指示五大队全力侦破此案。

  据经侦支队五大队大队长王学农介绍,当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警方发现该传销组织鼓吹“五级三晋制”,五级分别为:业务员、组长、主任、经理以及高级业务员,组织以五个级别为一个团队。三晋制为:一个人的下线只能有三个人,高层头目往往在异地遥控、指挥,被发展的对象一般只能接触到比较底层的传销分子。经侦支队五大队副大队长陈晓云告诉记者,这个传销组织曾将误入歧途的公职人员、金融从业者等特殊群体作为该组织的“活广告”,在内部大肆宣传,用于给成员们“洗脑”,彰显组织的合法性。

  受害者不惜自己垫钱购买“空线”

  退休女工王某系该案受害人之一。经友人“劝说”,她前往广西投资集装箱生意,被洗脑后还将另外一名朋友拉进来,甚至不惜自己垫钱购买“空线”,以达到下线三个人的标准。她首月投入6.98万元后,次月返还1.9万元,并有下线人员返利收入。为此,王某幻想多拉些人进来,提升自己的层级,获得他人口中所说的“成为老总后,每月固定拿6万元”的美差。不料,钱投进去后,除了重新拉人返利,本金“了无音讯”。接着,在广西吃、住都不再免费。而此时,王某前后搭进去21万元,这些都是她的卖房钱。

  投案自首者像“老鼠”一样到处逃窜

  “如果不自首,日子实在太难熬。”投案自首的犯罪嫌疑人陈某如是说,而他自己与姐姐“入行”则是上了他们哥哥的当。刚进去也赚了一些钱,广西窝点被端后,他与姐姐返回兰州,自己的钱没地方要,还被其他受害人终日围追堵截,热闹的场合没法去,像“老鼠”一样到处逃窜,而他们已和哥哥“闹翻”。另外,陈某患有严重疾病,私人诊所大夫告诉他病情较重、需要手术,但碍于手术需要身份证,其身份证上又显示“追逃人员”,他只能将病拖着。更让人生悲的是,自从陈家哥姐弟都陷入传销后,家中老父母再无人照看。

  【警方支招】

  防传销:理性心理+多方核实情况

  如何避免自身卷入传销?王学农强调,首先不能总想着“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不劳而获”,要培养理性的投资心理和生活态度,这是最重要的。

  同时,要认清传销的违法犯罪本质,注重防范境内外一些企业顶着“电子商务”“网络直销”“网络代理”等名头的互联网传销活动。这些所谓的网络企业,并没有实体公司,群众不要轻信。

  最后,要多方核实情况,可以通过114查询、工商注册查询等。很多传销者为了勾引亲友上当,往往会跟亲友说某工程是发财机会,不可泄露。群众若怀疑是传销骗局,就一定要寻求帮助,不要保守所谓的“秘密”。一旦发现是传销活动,要立即报警。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西部商报 责任编辑:狄东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