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23条献血记录的背后
记者文洁
翻开王俊的献血证,一行行数字显示:200毫升、300毫升、400毫升,有全血,有血小板……透过那些数字,仿佛看到那殷红的血液挽救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仿佛看到爱心和正能量的无限传递……
18年里,123条献血记录,他所献的血为129个病人解除生命之危。在王俊的生命里,这一串串数字令人震撼的同时,更让人温暖。
坚持无偿献血18年
1998年11月,兰州血库全面告急。
504厂(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第一次组织并宣传义务献血,在504厂工作的王俊在同事的鼓励下报名参加。第二天厂里派专车将参加献血的职工送往甘肃血液中心献血,王俊通过了严格的体检后,第一次就毫不犹豫地献出了400毫升全血。
回想当年献血的情景,王俊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就是单纯地想献一份爱心。从那一天起,王俊就与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之后,按照国家无偿献血法规定的间隔时间,王俊每3个月就会准时前往兰州西站或安宁献血屋进行无偿献血,一献就是18年。
2010年1月,王俊了解到捐献机采血小板,一年内献血的次数可以增加到12次,想到这样可以帮助更多患者,他便开始捐献血小板。
机采血小板并不像献全血那么简单。献全血只需几分钟,机采血小板却要1个多小时,加上路上花费的时间以及血液检验的时间,每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王俊都要花费近5个小时。“想到捐献血小板,能挽救一位患者的生命,我觉得花费再多的时间都值得……”王俊笑呵呵地说。
从2010年1月至今,王俊几乎是每个月都要去兰州西站或安宁献血屋捐献一次血小板,累计捐献血小板112个单位治疗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年来,王俊为急需血液但因身体等原因无法献血的患者、家属提供帮助50余次,这其中有王俊的同事、朋友,更多的则是陌生人。兰铀公司一名职工患重病需要大量血液,就在家属和单位发愁时,王俊拿出了5本献血证,为同事解了燃眉之急。
用行动感召更多人加入
看到王俊总是去献血,身边的亲朋好友常常问王俊:“你这样献血,难道不会影响自身健康?”
王俊说:“第一次献完血回去跟家人说,就遭到了强烈反对,家人还动员所有亲戚一起来劝我。”亲人的不理解并没有让王俊退缩,反倒让他更加坚持。
“献血真的不会影响健康,你看,我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么多年坚持献血,身体一直棒棒的……”每当这时,王俊就格外认真,他一边向大家解释自己献血时的感受,一边给大家普及无偿献血的知识及意义。
“你不做我不做,无偿献血谁来做?你不献血我不献血,病床上生命垂危的患者抢救生命用什么血?”王俊常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与鼓励他人参与无偿献血,在他的发动及感召下,十几年来王俊身边累计有一百多人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
好几次献完血回到家,年幼的女儿看到爸爸胳膊上的绷带总会问爸爸这是什么。王俊会认真地告诉女儿……女儿常常似懂非懂地点头,然后用稚嫩的声音告诉爸爸:“长大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去献血!”
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王俊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锻炼身体,王俊不抽烟、不喝酒,注重健康养生。“坚持锻炼,为的是可以多捐献一份热血帮助需要的患者。自从参与无偿献血以来,我的免疫力也增强了不少,十几年来没生过什么病。献血既帮助了别人,又给我自己带来了健康的体魄,何乐而不为……”
王俊就是这样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更是用这种热情去感召其他人,也让无数的生命得以重获新生。
志愿服务让爱心传递
“做一件好事很容易,坚持一辈子很难。”除了参与无偿献血,王俊还加入中华骨髓库、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加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宣传献血知识……在奉献爱心的道路上,他越走越远。
“如果哪位白血病患者能与我配型成功,我将义无反顾地为这位陌生人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2013年9月,经过严格的检查化验,王俊光荣成为了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得知这一消息时,王俊内心中涌动着无比的光荣与自豪。
据了解,1991年6月,安徽、江苏等地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当时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王俊拿出自己平日积攒的零花钱,给灾区捐献了500元现金。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王俊积极向灾区捐出800元现金……青海玉树、云南昭通等地发生地震后,王俊都在第一时间乘车去兰州献血屋献血,并向地震灾区捐款捐物。
无偿献血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在王俊看来,要挽救更多的生命,就需要有更多的志愿者来加入这一队伍。18年来,王俊除了自己坚持无偿献血外,同时还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利用休息及节假日时间走上街头,向过往路人宣传献血知识;奔走在各企事业、高校、街道之间,举行宣讲会、演讲比赛、招募志愿者。18年来,王俊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累计时间达3000小时以上。
如今,在王俊等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无偿献血越来越广为人知,无偿献血志愿者的队伍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兰州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已达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