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投稿

乞巧特产带动电商扶贫 全国百家网媒共同见证陇南西和县如何脱贫制胜(组图)

2016-06-25 09:22:16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王若瑜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脱贫决胜看陇原-2016全国百家网络媒体甘肃行

  媒体行记者合影

  中国甘肃网6月24日讯 (本网记者 王若瑜 文/图)24日下午,“脱贫决胜看陇原”全国百家网络媒体甘肃行的记者们离开伏羲故里天水来到了陇原西和县。西和县依靠本地特色民俗乞巧节,利用互联网+的思维,近几年大力发展电商扶贫,精准扶贫,在短短三年内让近百分之二十的农民成功脱贫。

  来自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网、网易、腾讯、西部网、大众网、中国江西网等全国百家网络媒体行记者参观了西和县何坝镇民旺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西和乞巧文化传习所等西和县精准扶贫项目。毫不起眼的中药、马铃薯能赚大钱让记者们感到意外,在听到西和药材远销国外时,有记者立马为自己也购买了几瓶便宜又实惠的西和药材。在参观西和乞巧文化传习所时,展示区墙上展出的乞巧节照片引起了记者们的好奇。他们围着讲解员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个古老民俗的信息。

  实际上,西和县能在短短三年内让那么多老百姓受益,除了大力发展民俗和当地农业种植优势之外,通过电商实现线上线下运营也是西和县的一大致富法宝。合作社+电商的运营模式让农户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益。他们只需要在加盟初期缴纳一定的加盟费,剩下的就是种植农作物,等待收获分红。

西和药材成品

  分拣半夏

  泥地里长出摇钱树

  近年来,陇南积极引导中药材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合作社发展迅速,初步形成生产规模。而位于西和县城南部的何坝镇安峪村的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的典型。据了解,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目前注册资金100万元,现有社员700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社员214人,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良种引进繁育、生产、加工、销售以及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2015年合作社总交易额达3200多万元。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抢抓脱贫攻坚机遇,采取企群共建和电商扶贫的帮扶模式和生产发展带动、电子商务带动、金融贷款带动的带富模式,带动全镇120户贫困户脱贫,有效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通过“保底+年终分红”方式,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西和县最著名的药材当属淫羊藿和半夏。据西和县农牧局局长强满宏介绍说,全县半夏年产值可以达到十五个亿,品相好的半夏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今年何坝镇半夏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819万,等到六月收获以后还能收益更多。

  当地民居

  记者参观马铃薯培育

  马铃薯种苗培植

  马铃薯进城记

  马铃薯是陇南西和县何坝镇的抗旱避灾作物,也是支柱产业之一。2015年,西和县何坝镇民旺马铃薯专业合作社3万亩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年产值达到6208万元,一次性返还4200户社员利润558.7万元,合作社成员户均1.33万元,使马铃薯成为农户实实在在的“金豆豆”。记者了解到,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目前会员人数达4680人,带动发展建档立卡户贫困社员1484人,分布在全县20个乡级分社,注册资金800万元,固定资产3620多万元,流动资金600万元,下设陇南民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负责人郭大权的带领下,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荣誉称号,并列入全国500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郭大全的介绍下,记者们了解到合作社主要以科技育种为主,也了解到土豆的种类有很多,用处也各不相同。合作社主要通过用培养皿培养土豆品种,经历四年试验时间,将优质的土豆种子出售给当地农民进行种植。对于特困地区的农户,则会免费给他们送土豆种子。

  何坝镇镇长介绍说,土豆的主要销售路径还是要靠线下,因为它不好包装不好运输。但是在网上发布信息能带来更多商机。目前西河县的土豆最远能销售到四川等地。西和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郝爱龙则告诉记者比起半夏的高投入高回报,土豆的利润则低了很多。但是好在所有的土豆都有用处,不会剩下,所以当地农户几乎家家种土豆。

  供奉巧娘娘

  乞巧节动画

  卜巧

  送巧

  巧手养活西和人

  乞巧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是陇南文化资源中的一大瑰宝。民俗专家一致认为,乞巧文化是起源并流传于陇南市西和、礼县一带的秦人遗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走进西和乞巧文化传习袭所,展示墙上贴满了乞巧节的相关照片。在展厅左手边摆着精致的巧娘人偶,右边的展厅则用动画形式生动的演绎了乞巧节的来历以及节日当天的整个流程。今年的乞巧节活动更是突出“互联网+”、“文化+”、旅游等元素,充分展示近年来西和县电子商务、文化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与当前正在开展的脱贫攻坚、特色产业开发、劳务培训输转、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以“走进魅力陇南·探源西和乞巧”为主题,将举办民俗文化保护传承论坛等活动。着力打造“巧嫂”“巧妹”“巧汉子”劳务品牌,数万乞巧女儿走出大山,活跃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劳务市场,带动了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

  道鞋垫、枕头、荷包、吊饰……走进西和县石堡乡包集村妇女手工刺绣示范基地,随处可见做工精美、针脚细腻、栩栩如生的绣品。近年来,传统手工刺绣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随着历届“中国乞巧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以绣花枕头、鞋垫等为主的乞巧文化产品不断走俏,使刺绣产品由妇女“赠品”转为妇女增收的“商品”。西和县电商中心主任陈度介绍了电商扶贫给当地百姓带来的主要影响。他说:“电商扶贫主要是带动了周边老百姓参与种植、养殖,比如养殖黑鸡,野猪等。还带动周边劳务流动,为更多农户增收。”谈到电商扶贫的盈利过程,他说,主要是合作社里的产品通过阿里巴巴、药草天地网等大的电商网站,通过联系外面客商线上,运用欠款线下交易的O2O模式来进行盈利。所有的网店都是企业自己建立的,政府起引导作用。谈到交易风险,他介绍说主要是由合作社承担责任,即使有损失,农户的损失也会是最小的。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王若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