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理论前沿 正文
投稿

破“车轮上的懒政”需新思维

2016-06-13 08:27:15 来源:人民网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今年4月1日起全国省以下市县乡三级公车改革在各地陆续启动。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上下班“打的”“乘公交”已渐成基层干部新习惯。然而,明叫好暗叫屈、无车不下基层等懒作为的歪风也逐渐滋生。如何防止“车轮腐败”变种“车轮懒政”已成公车改革亟待破解的新课题。

  公车改革在市县乡三级推行以来,过去上下班“专车接送”、下基层“专车来往”的干部,开始适应“自驾行”“打的行”或者从机关车辆服务中心“叫车”,但一些地方干部“车轮上的懒政”逐渐显露。工作需要用车时要到车就办,要不到车就等;到基层检查调研派车就去,不派车就缓行;坐等上门多起来,电话办公、文件传达、会议部署多起来。如此种种,把公车改革的好经念歪了。

  “车轮上的懒政”暴露出一些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上的问题。有人把公车当待遇、把车补当福利,有待遇有福利就干活,没待遇没福利就观望,这种观念和做法背离了组织要求。

  “车轮上的懒政”也与一些地方执行公车改革政策“一刀切”有关。中央部委、省区市、地市、县区、乡镇各层级的行政事权不同,对公务用车的保障需求也不同,“一刀切”地机械贯彻落实改革方案,导致一些地方单位的实际公务用车难以保障,比如直接面向乡村群众的乡镇简单取消公务用车,容易造成偏远山区干部下基层难。

  消除“车轮上的懒政”,首先需要消除公车情结,树立干部的公仆意识。其次,公车改革还需要各地在推进中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基层差异化需求,用创新的办法和更细化的措施,让改革符合实际情况,更接地气。

  消除“车轮上的腐败”成效初显,改革正效应已经显现。此时,应把工作着力点放在革除“车轮上的懒政”上,拿出新办法,让不想为、不作为的歪风无处遁迹。(新华社合肥6月7日电记者杨玉华)

文章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