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语文:重积淀归本真 数学:大稳定小创新
本报邀请点评名师分析语文、数学试题
中国甘肃网6月8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记者 郭涛 马莉) 6月7日,2016年高考拉开大幕,语文、数学两科率先开考。今年的高考试题有什么特点、命题有无变化,《西部商报》第一时间邀请到西北师大附中、兰州一中两校的教师对试题进行了分析点评。
语文
点评教师:兰州一中语文高级教师刘刚
稳中有变彰显文化内涵
我省使用的是全国II卷。纵观全国II卷试题,试题特点为“稳中求变,注重文化积淀,归回语文本真”。
第一,题型设置,稳中求变,注重基础。今年全国II卷试题依然是由第I卷阅读题(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和第II卷表达题构成,总分150分。阅读题有论述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选考小说或人物传记阅读;语言文字运用有成语、病句、语言连贯、图文转换等。试题继承了新课标以来的成熟题型,但也有一定变化。变化最大的是语言文字运用的选择题:一个是成语正误识别,增加为六个句子,识别句中成语使用正误;另一个是15小题,变以往的选用句式为语段关联词使用考查;第三,诗歌文本的选择与以往也不同。总体说来,整套试题,注重语文基础知识考查,注重语文实际能力应用考查。
第二,文化搭台,能力唱戏,注重素养。从选文内容来看,论述类文本节选自格非的《塞壬的歌声》,探讨了“小说与故事的区别”;古代诗文阅读选了《明史》的《陈登云传》,还考查了杜甫的名篇阅读简答题,孟子、李白、王勃的名篇默写;小说节选自美国著名作家迈尔尼的名作,人物传记是有着文学情怀和功底的数学家吴文俊的传记,作文是关于语文素养的新材料题型作文。整体看来,这套试题可谓是“本真语文,本真试题,注重能力”,考生需要较好的表达能力和一定的语文修养,方能取得较好成绩。
第三,这套试题的作文依然是新材料题型作文。从审题立意层面来说,审题难度适中,特别要注意题目的提示语“从自己的语文学习体验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其中的“比较”一词,非常关键,它显示了对考生的思辨能力、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当然,就一个方面来立意,能把握住“课堂有效教学”之“有效”二字,“课外大量阅读”之“大量二字”,“社会生活实践”之“生活”二字,也是能立出好意的。
第四,这套试题引导考生抓住语文学习的本真。这是语文改革的方向,给高中一线教师和来年备考的学生以一定的启示。
数学
文科数学点评教师:西北师大附中数学教师王勤
试题设计稳健成熟
区分度明显注重基础考查
王勤老师认为,文科数学试卷是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试卷的结构保持了新课程高考数学试卷的一贯风格,试题设计体现了“大稳定、小创新”稳健成熟的设计理念。与往年相比试题难度的改变不大,从题型来看基本保持了每年知识点的分布比例。小知识点集合,复数,流程图,不等式,向量问题保持一道小题的占比,大知识点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仍旧是三小一大,概率统计一大一小,立体几何两小一大,圆锥曲线两小一大,函数导数三小一大。今年数列的占比减小,只有一个大题。各个配比基本上还是保持了高度的规律性。
从试卷特点来看,注重基础考查,试题区分度明显。纵观全卷,大部分题目在日常训练中都会见到,只要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就能在这份试卷中有不俗的表现。试题立足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平稳而又不乏新意,平中见奇,先易后难,形成梯度,层次分明。同时,试题注重通性通法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选择填空题简洁平稳,难度适中,解答题层次分明,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及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当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上仍然能体现考生的个体差异,给数学成绩良好的考生留有较大的展示空间。分析试题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多考一点想,少考一点算”,以能力立意的数学高考试题不断推出一些思路开阔、情境新颖脱俗的创新题型,它们往往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问题为中心,并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将数学知识、方法和原理融于一体,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数学的思维价值。(16)题就是一道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道创新题。今年的立体几何大题是个折叠问题,突出了平面和空间的转换关系;导数题不再压轴,比较常规,但是超越函数求导对学生有挑战性;圆锥曲线题是压轴题,对考生的转化能力、计算能力的要求还是很高的。
试题难度适中
侧重主体知识及综合应用
理科数学点评教师:兰州一中数学教师陈小豹
2016年全国Ⅱ卷理科数学比较往年总体比较平稳,难度适中。强调基础,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测试,并侧重于数学主体知识及其综合的应用,对数学知识的考查覆盖面比较广,并且各个模块分布合理。突出对能力、素质和潜能的考查,要求考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观察、思考和推理的能力,如5、15、18题。在对计算能力的考查中,注重算理算法的特点;数值计算突出了准确性和快速性的要求,避开了繁杂和机械的复杂计算,如4、6、7、9、17、19题。试题锐意创新、重视应用,整体布局合理,题型设计思路开阔,力求新颖脱俗,既具有新意、内涵丰富,又贴近基础,试题呈现立意新、入门易、深入难的特征。在选拔性方面,20题的解析几何,21题的导数题目明显难度增加,大部分学生做起来就比较困难。总体而言,整个卷面的试题和复习备考的难度相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了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整个素质教育的导向以及新课改的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