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理论动态
投稿

在脱贫攻坚中要有“组织担当”

2016-05-23 08:55:05 来源:求是网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赵乐际15日主持召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组织部门职能,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建强基层党组织、夯实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使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奋发有为的行动,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脱贫攻坚没有“选择题”,只有“必答题”,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既是战略之举,又是根本之策,更是当务之急,必须把基层党建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发挥好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坚决打赢扶贫开发、全面小康攻坚战。

  党委挂帅,统领攻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各级党委和广大干部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各级党委要认真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充分发挥脱贫攻坚指挥部的统筹作用,整合集中相关力量,成立,着力抓好精准识别、制定措施、实施攻坚、效果评估等环节的统筹指挥调度,形成强有力的统一指挥体系,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有序、高效开展。各地要按照“党委主体、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要求,层层签订军令状,建立上下联动扶贫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不让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建强堡垒,筑牢攻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老乡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农村最坚实的组织和力量支撑。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精准扶贫的能力,依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去引导、去推动、去落实,确保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到位。要以县乡村换届为契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夯实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建好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落实好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举措,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鼓励他们努力创造脱贫攻坚新业绩,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脱贫攻坚作为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尺,引导他们在脱贫攻坚战中冲锋在前、敢闯敢拼,攻坚拔寨、打开局面。

  调动各方,合力攻坚。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要建立领导挂帮、部门帮扶、支部结对、干群结亲等集团帮扶机制,推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资源精准向贫困村和困难群众倾斜;整合农业、水利、国土、高校、科研院所等农业农技专家,组建服务队,深入到脱贫攻坚一线服务群众;鼓励离退休老干部回乡驻村帮扶,号召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扶持和吸引有技术、懂市场、会经营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形成脱贫攻坚合力。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仅要各方助力,更要自身发力。要充分发挥扶贫对象在扶贫脱贫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激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他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依靠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奔小康。

  精准考核,保障攻坚。考核是工作的“指挥棒”,要将其融入扶贫工作中,为决胜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在考核管理上,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着力解决好“扶持谁”“怎么扶”的问题。在考核责任上,盯紧盯牢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具体责任的精准落实,着力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在考核办法上,要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办法,提高贫困县实绩考核中减贫、民生等方面指标的权重,建立评估认定机制,坚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长期在贫困地区一线工作、扶贫实绩突出的干部予以表彰并提拔,对那些在脱贫攻坚上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工作不得力、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干部要进行问责,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把好干部选出来、用出来、管出来、带出来。

  组织敢担当,脱贫攻坚就能“不破楼兰终不还”。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党对贫困群众的承诺,更是不容推辞的责任。只要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事不避难、敢于担当的责任感,按照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强力推进,精准发力,狠抓工作落实,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就一定能全面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委组织部)

文章来源:求是网  责任编辑:张玉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