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安定区最高的山峰。高峰乡是定西安定区海拔最高的乡镇。海拔最高处是麻地湾村6社,高约2579米,在其山顶上分别高高矗立着移动和电信信号塔。它的对面半山梁居住着4社的10多家农户。
披星戴月排队取水 每一滴都是“救命水”
雪白梨花绽放的日子里,迎着和煦阳光,乘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刚好勉强能走过去一辆车,这么狭窄山路,着实让人担心,要是走到半路过不去,前进不得,后退不能咋办?幸好驾驶车辆的颜师傅凭着娴熟高超的技术,一路慢行来到4社的村庄前。这里距离采访点尚有1里多路,可就是没有办法坐车去,我们只好徒步前行。
途径山沟里,有一眼山泉,标准地说应该叫井。4社年近花甲的袁德祥正在这里用绳索吊水。自从记忆起,人们就在这里挑水吃,不同的是,浅浅的泉水如今深到了3米多。以前用能盛两碗水的勺子舀水,如今深得只好用水桶吊水了。
这是他今天第十趟挑水了,他已经把家里的大小4口水缸装满水,就连大铁锅和大洗盆也装得满满的。引洮入户工程实施到了他们村庄,机械施工开挖管沟正好经过老袁去山泉那挑水的一段路程,他就提前多储存水。
“是不是经常要这么做,要把这些缸都装满水?”
“也不是。主要是在出现天大旱严重缺水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多储存些水,多用些时日。”
“缺水的时候,人心里只发慌,村庄前的沟沟里没有水时,就要到1公里外的窑儿湾沟里排队挑水。”老袁和村庄里的群众到那里去挑水的话,空着水桶走下坡路时,迈着轻快的步子,当返回时肩挑两桶水,还要走上坡路,一个来回需要1个多小时。
窑儿湾沟里的水供应着周围5个社150多户500多人的生活用水。严重缺水时,往往一天只可挑一次水。当挑第二次水时,要排着长队等大半天也许还没有水,就只好空着水桶回家了。
晚上挑水,甚至夜半三更挑水是经常的事。为了能够如愿挑上水,勤劳的庄稼人白天干活,晚上乘着月光挑水。要是没有了月光,就用暗弱的手电光照亮。胆小点的,特别是留守妇女为了壮胆,就只好让孩子陪着去挑水。行动迟缓的,或者因有事耽误了的,就排队等候。水少了时,就只好用勺子“刮水”,往往连水带泥一起倒进了水桶里。
老袁他们经常挑来的是带有泥土的水,他们就用向水桶里撒盐或加醋的办法澄清水,等上多半天时间水定清了,才能把水倒入水缸里,水桶底里会剩1公分左右的泥土。
缺水时,他们只好节约着用,舍不得洗衣服,经常是先洗菜,再饮牛羊,或者给家养的鸡和猪狗拌食用,就连人洗脸也用嘴噙着水一滴滴地用,有一嘴水就可以洗个脸。他们说:“这水啊,浪费不得。”
引洮入户加快进程 村民渴盼引来洮河水
引来洮河水是几辈人期盼的大事情,在老袁他们心里感觉再没有比这大的事。今年,引洮入户人饮工程开挖管沟进展迅速,小型挖掘机施工已经快到老袁的家门口了。自从村庄里来了施工机械,全社的10多户人心里乐开了花,他们只要有闲时间,就前来观看。他们盼望着早日通水能够用上洮河水。
高峰乡优先解决保障红光、马营、红堡、明星、牌坊等5个贫困村38个社968户3872人的用水问题,于去年年底实现了全通水。今年着重解决麻地湾、贡马、坪湾3个非贫困村的通水问题,目前已通水3个社100户左右。施工正在加足马力进行,将于7月份实现通水。于9月底将解决乡政府所在地机关和个体商户的通水问题,实现全乡通水。

“兰州号 ”一路疾驰奔向尼泊尔
首个社区志愿者防灾减灾工作站
灵台县天然气公司乱收费
云南城投兰州野蛮拆迁
满屏画风清新的手工小饼干,你的少女心蹦出来了吗?(组图)
俄动物农场揭露奢华皮草背后的残忍真相(组图)
《欢乐颂》今晚收官 五美友情坚不可摧
王祖蓝母亲节温情献唱 《跨界歌王》释放音乐爆发力
婚礼牵出战地情书
央视草原天路收费
我省今年年内有4条铁路线投入运营更多出行选择!
大批天鹅到甘肃高台黑河湿地越冬画面壮观艳丽
全省发改系统与检察机关“两联系 两促进”推进会召开
欧阳坚一行在浙江省学习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