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甘肃张掖人。1973年9月出生,1987年参加工作。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专业。曾任职于兰州演艺集团,国家一级演员,历任舞蹈团副团长、团长、创研室主任,兰州大剧院院长助理,现任兰州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兼兰州歌舞剧院院长。主管兰州歌舞剧院艺术分校、舞剧团、芭蕾舞团、创研室的工作。目前在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担任教授,是兰州市戏剧舞蹈协会副主席。
2011年参与策划演出首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晚会《炫彩之旅》;2012年为庆祝十八大召开参与策划实施编排演出了大型鼓舞乐《鼓舞中国》,并作为代表甘肃进京献礼演出,受到广泛好评;2012年参与策划第二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晚会《雄关畅想》;2013年参与策划实施演出了首届“中国西部花儿艺术节”开幕式晚会《花儿开了》;2013年参与策划甘肃省人民出版社成立60周年暨《读者》创建30周年晚会《春风化雨》;2015年参与策划演出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开幕式晚会”;2015年参与策划演出第五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庆祝演出《方特欢乐之夜》;2015年参与“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准备工作会议”文艺演出《相约敦煌》的创作、导演工作。
钱文认为观众是戏剧这种舞台艺术、剧场艺术得以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也就是说,如果剧作家创作的剧本是第一文本的话,那么演员和观众则直接参与对第一文本的再度阐释与创作,观众的认可就是市场的认可。如今,甘肃戏剧界在探索戏剧产业化之路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一些经验。西部是舞蹈艺术的富矿,有挖掘不尽的资源用于创作研究,而兰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甘肃又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足以让兰州的各种戏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见到市戏剧舞蹈协会副主席钱文的时候,他正在给几个研究生讲毕业设计:40分钟的舞剧。“你们去听听山楂树的音乐。”钱文给学生出主意,从电影到音乐,再到外国的舞剧,他历数了可用的艺术元素。他觉得每一种艺术门类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也都是相通的。
钱文由一名普通的舞蹈演员开始,经过各种演出的锤炼,如今他已经是西北师范大学的舞蹈系教授。在29年的舞蹈专业工作中,钱文总结和积累了较好的专业知识和基本功。作为兰州歌舞剧院主要演员及舞剧《大梦敦煌》的主要演员,参加了院里的各类演出活动,足迹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并先后出访俄罗斯、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比利时、荷兰、奥地利、伊拉克、黎巴嫩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受到广泛的好评。自2000年至今《大梦敦煌》演出1049场,他参加了全部演出。在专业课程方面,曾受聘于西北师大、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艺术学校、兰州市艺术学校从事基训、民间舞的教学工作。在舞蹈创作方面他编排的舞蹈作品在省内比赛中多次获奖。多次参与本团及省内院团的大型晚会及新剧目的编创和演出,如舞剧《大梦敦煌》执行导演、舞台监督,大型鼓舞乐《鼓舞中国》编导、舞台总监,芭蕾舞剧《天鹅湖》监制、舞台总监,专题晚会《祥云升腾的地方》《炫彩之旅》《大美敦煌》《朝圣敦煌》《芭蕾舞专场》《舞蹈的世界》《方特欢乐之夜》《花儿开了》,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甘肃电视台春节晚会《春舞陇原》等晚会的执行导演、舞台总监。同时也涉足其他艺术门类,任甘肃省陇剧院大型陇剧《官鹅情歌》(获国家舞台精品剧目奖)舞蹈及形体设计,任甘肃秦剧团大型秦腔《锁麟囊》舞蹈编导,任兰州儿童艺术剧院儿童剧《天鹅琴》舞蹈编导。
说到兰州的戏剧舞蹈发展现状,钱文表示兰州整体是往上走的,每个专业院团都在排新戏。对于兰州戏剧舞蹈,不得不提的就是《大梦敦煌》。自从这部舞台剧获得成功后,省市文化及其他各部门对艺术创作都非常重视,同时,大家也都有了品牌意识。比如《丝路花雨》、《天下第一桥》、《苦乐村官》都已经是兰州戏剧的硕果。这个过程他感受最深的就是,过去说兰州很多人不知道,而现在很多人都因为《大梦敦煌》而向往兰州。现在《大梦敦煌》已经演了16年了,这部舞剧,走出国门也是众人皆知的事情,这部剧更多的是展示了一个大家不曾了解的兰州。“兰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甘肃又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兰州的各种戏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钱文从艺术院团走进了西北师范大学任教,就具体工作而言,他担任高等艺术院校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国古典舞教学、民族民间舞教学研究、舞蹈作品创作、敦煌舞蹈研究等方面相关教学研究。钱文告诉记者,舞蹈专业在高校当中开展的比较晚,师范类院校和体育院校开设的舞蹈教师专业数量有限,导致舞蹈专业教师紧缺,教师水平普遍不是太高,师资力量的补充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与改革的重点在于提高舞蹈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特别是对于其他专业教师转行而来的以及新进舞蹈专业教师应合理安排专业技能的培训内容和项目,以不断充实完善其业务素质。另外,各个高校对于加强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力度不够,所提供的培训机会较少,教师提升自我水平的机会就比较有限。此外,各高校中真正意义上的舞蹈教师均比较少,多者也不过2到3名。根据各高校学生喜欢舞蹈的程度以及舞蹈的教学特点(如,一次课由两名教师搭伴授课效果最佳)等,各高校的现有师资力量根本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需要。并且高校当中舞蹈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是很高,对于舞蹈课程的分析与研究也比较少,理论方面也相对较弱。这些不利的因素严重制约了高校舞蹈课程的快速发展。依据这种状况,首先,院系领导应该在专业教师的培养方面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要制定与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可以使舞蹈专业教师的技术水平、理论知识素养得以提高,同时完善自身的文化结构体系。
结合多年在院团的工作经验,以及多年以来跟西北师范大学的良好合作,钱文想努力探索出一条高等院校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的新路,研究怎样将院团的优势跟高等院校优势有机结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演出经验,创排一系列具有西部特色、展现丝绸之路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从而提升打造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和培养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认知和实践能力。钱文表示,目前很多高校中主抓体育课程的院方领导很少是舞蹈专业出身,再就是自从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与改革后,自负盈亏的管理和运行机制逐步在高校开始实施。学校主管领导喜爱运动,又重视舞蹈这个项目,这个项目的宣传和开展就会有声色,普及率就高,自然授课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提高,带来的将是高的普及率和优良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专业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但如果主管领导对舞蹈课程的开展不重视,必然影响舞蹈课程的开设,更谈不上普及和发展。同时,他也特别注意媒体在活动中的作用,他告诉记者,由于舞蹈传入我国时间较晚,因此相对其他发展较早的国家而言,我国的舞蹈发展还不完善,在社会上对舞蹈的健身价值宣传力度不足,致使学校对舞蹈活动的组织和宣传就更加缺乏,因此学生对舞蹈各项价值的了解少之又少。课外舞蹈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取不同的学习项目和锻炼方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常规,将舞蹈的教学有效地延续到了课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兴趣。钱文认为,高校舞蹈课时偏少,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学校应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舞蹈活动,不断改善学生对舞蹈的观念和意识,加强对舞蹈的宣传。此外,学校应适时地组织一些舞蹈表演和竞赛活动,使学生有一个锻炼和展示自我的舞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推动舞蹈教学的合理开展。再就是每周周末开展小型舞会,给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场所。总之为了更好的开展和推广舞蹈,应做好各方面的宣传工作。
当日,在采访他的时候,钱文正在跟研究生讨论毕业设计,记者注意到,他特别注重“本子”的筹划。
多年的艺术工作,让他体会到剧本做为一部舞剧的四梁八柱是多么的重要。钱文把创编工作比喻成十月怀胎。每个艺术门类都有自己的特点,舞蹈具有情景的长处叙事的短处,而话剧又是具有叙事的长处,情景的短处。于是,要创编一部好戏,如何扬长避短,就是创编人要考虑的重要事情。他记得《大梦敦煌》的剧本用了3年时间才敲定,可见根基的重要性。这中间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不可低估的。即使剧本出来了,在实际排演中,也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钱文说:“剧本是停留在书面的东西,当心里的画面感与实际的画面不一样的时候,会受到市场和观众的质疑。”
记者问钱文:“觉得这个工作枯燥吗。”他双手抱头,使劲搓了一下脸说:“有时候确实觉得很枯燥。但是,这也是靠灵感的活。就跟你们写稿子一样。”他告诉记者,平时自己都要看大量的资料,要不断地学习充电。兰州现场看戏的机会不多,他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电脑、手机、电视上看。院线的大片,他是场场不落的。他觉得在电影里寻找不同艺术门类想通的地方,是一项不错的积累。“艺术创作不仅仅是理论。”钱文说。他也去古玩市场,也去逛街。也许一个物件就会给他很多灵感。灵感对于创编来说太珍贵了。同时,他也对悟性有很高的要求,在他眼里编导是一项非常费脑子的活,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活。观众其实只看到了舞剧的结果,看到了演员们光辉的一面,却忽略了幕后的人员。
钱文觉得观众是戏剧这种舞台艺术、剧场艺术得以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也就是说,如果剧作家创作的剧本是第一文本的话,那么演员和观众则直接参与对第一文本的再度阐释与创作。戏剧如此需要观众,可如今在影视快餐的冲击下,大批观众与剧院挥手告别,与电影热情相拥,其中年轻人居多。而且不同的戏剧、舞剧门类,受众人群也不一样。中国传统戏剧的观众基本清一色都是老人,而话剧、歌剧、舞剧等的观众则主要是青年人。不过,近年来,甘肃也特别注重戏剧观众的培养和发展,举办了很多戏剧进校园的活动。
“说到杨丽萍的《孔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现在能得到观众认可的剧真的不多。”灯服道效画是每一台新剧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而品鉴一部戏也就是从这些地方入手。现在院团要做的就是及时培养观众、培养演员。到现在《大梦敦煌》的人员每天还保持100分钟的排练。把观众吸引到剧院去看,就成功了一半。但是,市场很大,市场不一定就是你的。众口难调,所以,每一个剧都不可能去主动迎合观众,而是引导观众,让他们能静下心坐在那里看。钱文认为,这是一个“断奶”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他觉得西部是舞蹈艺术的富矿,有挖掘不尽的资源用于创作研究;继续坚持甘肃艺术“敦煌、丝路、多民族”的传统,强化创作中的西部意识;积极学习借鉴现代创作理念,赋予传统艺术以时代气息;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舞台艺术其他门类的知识,合理运用到舞蹈创作、科研和教学当中,从而把艺术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及时转化到教学当中,相互促进。
钱文还告诉记者,观众的认可就是市场的认可,他觉得市场的导向将取代政府的调控,而成为戏剧创作的风向标。甘肃戏剧在产业化道路上的摸索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剧团也勇敢地迈出了走向市场化的第一步。甘肃戏剧界在探索戏剧产业化之路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并非不存在问题,也并非所有的剧团都能准确把握市场脉搏,都能平稳的实现戏剧产业化,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兰州日报记者 孙亚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