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近远
领导干部“知网”的程度、“用网”的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素养的提升、领导水平的提高,更关系到一个地方、一个部门能否全面客观知晓民情,以人为本改进工作
在近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了解群众所思所愿。
毫无疑问,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绝大部分人的工作、生活,已与网络密不可分。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信息发布、传播、交流的方式和途径。7亿中国网民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即时获取各类新闻资讯,发布海量的文字、音视频等信息,使网络空间成为速度最快、方式最全、容量最大、影响最广的信息平台。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表达观点的重要方式,已经从传统媒体转移到网络空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互联网+”,也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网络不仅是信息获取和发布的重要渠道,也是社会舆情的重要风向标。各级党委政府的施政理念、政策措施,通过网络得以迅速、广泛地传播,社会的反馈、百姓的诉求,也在网络空间得以直接、充分地反映。重视网络,用好网络,已经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之必需。
作为做出决策、督促执行的“关键少数”,领导干部“知网”的程度、“用网”的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素养的提升、领导水平的提高,更关系到一个地方、一个部门能否全面客观知晓民情,以人为本改进工作。因此,如何正确看待网络,提高运用网络水平,就成为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道紧迫的必答题。
面对网络的迅捷传播、网民的迅速壮大,各级领导干部既不能墨守成规,将网络列入异类,凡是和网络有关的,都贴上“偏颇”、“片面”的标签,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不能视网络为“神坛”,凡是网上的,都当成正确的,凡是网下的,都视为错误的。实际上,网络就是一个开放的、综合的信息平台,无所不容、无奇不有。即有准确消息,也有传闻谣言;既有客观评价,也有情绪宣泄;既有粉丝“点赞”,也有网友“拍砖”。对待网络,无需避之远之,也不必照单全收,应当客观理性,提高鉴别能力,提升应用水平。
网络本身是中性的,用得好就获益,用不好则受损,关键在谁来用,怎么用。从大的方面来说,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常上网,知民意,让互联网真正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就自身而言,作为领导干部,应当与时俱进,顺势而为,正视新变化,学习新知识,运用新手段,不断提高自己通过网络应用了解实情的能力、改进工作的水平。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与平日里听汇报、看材料、搞调研获取的民意不同,网络上“人人都有麦克风”,网民七嘴八舌、众说纷纭,表述很直白,话题很尖锐,指责不留情。正因为这样,领导干部更应该经常上网,上老百姓常上的网,多听平常听不到的话,多了解“原生态”的民情民意。唯如此,对问题的认识才更全面,掌握的情况才“接地气”,才能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与百姓更贴心、更亲近。更进一步,领导干部也可以拿起“麦克风”,主动设置或参与热点话题,陈述事实、表达观点、驳斥不实。当然,领导干部上网参与交流,要有平等对话、真诚交流的胸怀,有“挨砖”的心理准备,有受得了指责乃至谩骂的肚量。
上网了解民意只是手段,重在“落地”解决实际问题。听取了网络民意后,领导干部紧接着要做的,就是以此为据,找准民生“痛点”,部署工作重点,实施有效举措,直至问题解决,百姓满意。如此,才能说上网有了成效,民意得到反馈。
以更广的视野考量,党政部门的“互联网+”步子还可以更大,范围还需要更广。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示范,唤醒那些沉睡的网络政务资源,搭建起顺畅的网络渠道,将更多应当公布的工作信息、服务资讯,以普通人看得懂的方式和看得到的途径,清晰明了、及时准确地发布在网络上,为百姓办事提供方便,为双向沟通架起桥梁。百姓通过官方网络表达的诉求,无论对错,务必及时反馈。改进措施要广而告之,吸引更多的网民关注、使用、点评,以此破除因信息交流不畅造成的隔阂,逐步形成良性互动的信息交流机制,让工作更顺畅,让老百姓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