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国
5月5日17时20分许,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陈仲伟在家中被一名男子砍成重伤,身中数十刀,男子随后跳楼身亡。在经过长达43个小时的连续抢救后,陈仲伟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辞世。医院发布通报称,砍人者之前曾找陈仲伟纠缠,自称1991年找其做过口腔手术,现牙齿变色要求赔偿。
(5月8日《京华时报》)
如同过去一样,面对这次弑医事件,又有人表现出了超人般的“冷静”。特别是看到一个细节,砍人者“自称1991年找其做过口腔手术,现牙齿变色要求赔偿”,更是露出高人般的神情:看看这是有原因的,是医患矛盾造成的吧。
每一次悲剧事件,总有人想要找出因果关系。其实因果关系十分复杂,按照大数据理论,很多事件的发生,根本无法推究出因果性,只是具有相关性。有些因果关系是虚构的,仅仅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一方的偏执,从而人为幻想和制造的;有些因果关系固然有,但也存在夸大的成分。更重要的是,世上有很多东西,比因果关系还重要。比如对生命的敬畏。
具体到这一事件,多年前的一次手术,现在仅仅是所谓牙齿变色,怎么就证明当初“做错了”,又怎么就能证明与悲剧之间构成因果关系?当然,每个人都有怀疑和追问的权利。可即便如此,在生命面前,也应该遵循合法合理合情,而不应该讨诸暴力。不必讳言,不是每一次诉求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有时还存在诉求维艰的情形。可是,维艰不是“无门”,再难也不能付诸暴力,这是一道不可僭越的底线。分析很多暴力事件,在发生之前,根本就没有走,甚至根本就没有想走正常渠道。
更应该强调对生命的敬畏。敬畏生命,既是敬畏别人的生命,也是敬畏自己的生命。每一条生命来到世界,都是不容易的,谁也没有权利非法剥夺别人的生命。哪怕是别人做错了什么,也只能罚当其罚,由有资格的主体去处罚。不得不讲的是,现行的教育对知识讲得多,对一些常识却要求不多。像生命教育,就强调得远远不够。而在世俗江湖,特别是流行作品里,只有快意恩仇。那些曾经流行的武侠小说,现在流行的玄幻小说,从来“生命贱如纸”,对生命的轻视简直是一种灾难。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弑医事件,别再轻飘飘地讲因果关系了,更别冷漠地讲“没有伤害就没有杀害”。不是每一次现在的杀害,都一定有过去做错了什么;即便过去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也不应该导致现在的暴力。无视美好生命的离去,而坐在一旁妄谈因果,这是一种冷漠,是弑医事件的二次伤害;这同样是一种生命意识的缺失,看不到对生命的应有尊重。更应该反思,为什么通过正常渠道能够解决的问题,会以一种暴力的方式出现?暴戾之气由何而来,生命教育如何补缺?
对弑医事件多一些温柔的同情,少一些冷漠的拷问,别对弑医事件造成二次伤害。冷漠与冷静之间,隔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恪守。任由冷漠的存在,由此带来的伤害,只会成为每一个人的宿命。譬如现在,因为弑医事件,很多医生不寒而栗,进而怀疑自己的坚守,这是我们想看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