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戏曲千家乐,四代皮影百年传。“唱了一辈子皮影戏,最大的收获是悦己悦人。从我爷爷那一辈开始,这一箱皮影就传了下来。敬家皮影戏以娴熟灵动的挑签技巧、经典的吼塌窑唱法成为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艺术表演节目。”说起环县敬家皮影发展历程,66岁的皮影艺人敬廷孝满脸自豪。
敬廷孝是环县一位普通村民,11岁开始跟父亲学习皮影表演技法。最初,他只是打锣甩梆子,后来,他对四弦、司鼓、唢呐、笛子等乐器融会贯通。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敬廷孝苦练九年,终于在20岁的时候接过了父亲手里的挑签,成为皮影戏班里的前台主演。从表演简短的折子戏,到后来独挑长篇经典剧目,这挑签一提就是46年。
“1983年,庆阳地区木偶皮影会演,我当时还是后台的司鼓手。听到台下那么多的掌声、喝彩声,就特别期待自己上台挑签的那天。”从那之后,他每天都在自己的庄稼地里背戏词,放羊时就试着在山里大声地吼唱,因此耽误了不少农活,也没少与妻子吵架。敬廷孝告诉记者,也是从那时起,他发现皮影已经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不断地钻研和苦练,他终于在熟练所有挑签技巧后,总结出一套独具西北唱风技巧的皮影演法。
回忆起幼年时的苦练,敬廷孝觉得非常值得,尽管学艺路艰苦,但在他的记忆里,那时皮影艺人的地位并不逊于现在的明星,只是那时没有电视罢了。“从上世纪初,我们敬家皮影班同族五代16个‘爷们’都是道情皮影艺人。”敬廷孝说。
1993年是敬廷孝最为难忘的一年,他独自完成的皮影武打系列表演《罗通扫北》获县区皮影比赛二等奖,从此一举成名。从2002年开始,他先后赴荷兰、德国等开展非遗皮影戏展演,献艺北京博物馆、上海世博会、广州、海南国际旅游节等大型国际活动,并在兰州、银川等城市的文化交流活动中表演。随着道情皮影声名远扬,敬廷孝也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去年,他被评为全省道情皮影传承人。
环县道情皮影,作为独特的民间老戏,目前已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经历过巅峰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电影和网络的逐渐普及,道情皮影戏观众越来越少,皮影艺人的演出机会也越来越少,年轻人赚不到钱无以为继,皮影戏也逐渐走向了衰退。”敬廷孝告诉记者,敬家班到第五代传承艺人仅有5人,兄长已然年迈,年轻的后辈都外出打工,如今演出队伍里最年轻的人也40多岁了。
“100多年的敬家皮影戏传承乏后,很少有年轻人感兴趣了,皮影发展需要经济支持,目前来看并没有市场。”说起皮影戏的发展现状,敬廷孝眉头深锁,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皮影、学习皮影、继承和发展皮影,将民间艺术瑰宝传承下去。
通讯员 高于婷 李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