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陇周刊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天水
投稿

天水秦安:“五个更加”打赢扶贫攻坚战

2016-04-25 14:52:16 来源:中国甘肃网-天天天水网 作者: 责任编辑:赵凌艺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记者 郝勤学

  3月5日,省第四考核组对秦安县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进行考核,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秦安县交出了满意答卷:全县193个贫困村中有44个村实现脱贫;贫困人口从2014年底的13.4万人减少到9.38万人,净减少4.0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底的23.6%下降到16.52%,净下降7.08个百分点。

  在全省扶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阶段的2015年,秦安县精准扶贫取得这样不凡的“战绩”背后,有着怎样的“制胜法宝”?记者了解到,除了高度重视、靠实责任、狠抓落实等“常规武器”之外,“五个更加”则是打赢2015年扶贫攻坚战的“撒手锏”。

  着眼政策落实更加注重立体推进

  兴国镇康坡村是2015年的脱贫村,在该村的精准扶贫过程中,先后整合各类项目资金700多万元,建成1380多平米的文化广场及综合服务中心1处;800多平米的幼儿园1处,硬化村内小巷道23条1670米;新修产业路9条12公里……康坡村的顺利脱贫,可以说是秦安县注重立体推进精准扶贫的典型范例。在立体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秦安县针对项目渠道不同、点多面广,“遍撒胡椒面”解决不了大问题的现状,主动对接省、市精准扶贫政策,把不同渠道的项目资金拧成一股绳整合使用。“这样既确保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了实处,也使扶贫开发的综合效应发挥到了最大”。秦安县扶贫办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在项目的立体推进下,以路、水、房、田、电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向贫困片带、贫困村、贫困户倾斜,6.18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以解决,102条273公里道路得到硬化,3590户危房得到改造,119个村卫生室、39所行政村幼儿园、13个自然村动力电工程顺利完成……贫困村、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观。

  着眼力量整合更加注重帮扶引领

  贫困地区的发展既要政策扶持,也要靠内生动力。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秦安县更加注重驻村工作的帮扶引领作用发挥,组建了由685人组成的193个驻村帮扶工作队,建立了“一村一单位、一村一帮扶队、一户一干部”的结对帮扶机制,对全县193个贫困村开展全方位的帮扶。

  驻村帮扶队队员大多来自省、市、县不同部门单位,为确保工作队员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秦安县为工作队员落实了交通伙食补助,乡村两级为队员解决了食宿用房、添置了办公用品。同时县上还健全机制抓管理,督促引导工作队员争做扶贫攻坚的引路人。

  注重帮扶引领,充分调动了全体驻村帮扶队员的工作积极性。据统计,2015年,全县驻村工作队为贫困村先后衔接落实各类帮扶项目170项,争取资金5800多万元,开展各类培训3.6万人次,组织劳务输转9000多人次,帮建果园基地5100亩,解决群众急难事件500多件。驻村干部已成为贫困群众信赖和支持的扶贫生力军。

  着眼减贫增收更加注重产业培育

  4月中旬,记者在秦安县采访时看到,在兴国镇、西川镇、叶堡镇等乡镇的川梁,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的桃花、苹果花竞相开放;在安伏镇位峰梁片区,五营镇腰庄等片带,一片片新栽植的苹果、花椒迎风挺立;在县城成纪大道西川段西区,占地300余亩的秦安·中国西部小商品城已初具规模……一项项致富产业在秦安大地正呈方兴未艾之势。

  产业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力量。秦安县林果、商贸产业基础良好、优势明显。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县委、县政府立足林果产业基础,以贫困片带和贫困村为重点,全力打造秦安蜜桃、苹果、花椒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去年共新建果园3.1万亩,实施果园提质增效3.1万亩,全年果品产值突破了27亿元。注重商贸流通带动,以总投资11亿元的秦安·中国西部小商品城建设为载体,扩大社会就业,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交易额1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6000多个。同时抢抓秦安县被列入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试点县机遇,率先在全市创建了第一批农村淘宝实体店、创建线下体验馆34家。所有这些,都为贫困村、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奠定了基础,增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着眼发展短板更加注重金融支撑

  精准扶贫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秦安县认真研究,努力探索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途径和载体,建立了农村“两保一孤”(一二类低保户、五保户和孤儿)特困群体意外伤害附加重大疾病保险项目,精心组织实施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其中在“两保一孤”特困群体意外伤害附加重大疾病保险项目实施中,由县政府和县保险公司共同出资为3.43万贫困群众投保343万元,为他们提供托底医疗保障,成为全省金融扶贫的一项创新性实践。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实施过程中,采取“发展性”和“带动性”双轨并行办法,对有一定偿还能力和致富手段的贫困户采取“发展性”贷款模式,直接由农户使用贷款;对无力经营但又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通过“龙头企业+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和“致富能人+贫困户”等模式,由乡镇政府牵线,与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签订三方合作带动协议,采取“农户贷款、带资入股、就业分红”的形式,按比例分红,包盈不包亏,并在企业务工,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了企业与贫困户合作共赢。

  着眼底数精准更加注重动态管理

  “对象精准”是精准扶贫的前提和保障。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秦安县把建档立卡作为精准扶贫的最基础工作来抓,坚持动态管理,细化程序环节,严把“九道关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在完成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采取“四看三问三听”(即看一折通、看户口簿、看“明白册”、看住房、问教育情况、问健康状况、问产业增收情况、听现实困难、听项目需求、听发展意愿)的办法,深入全县3.01万户贫困户家中,逐表逐项准确采集有关信息。同时采取乡镇、部门、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三级审核的方式,对信息数据进行审核,确保了采集数据的真实准确、科学合理,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天天天水网 责任编辑:赵凌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