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说事室”化干戈为玉帛
据四季青街道党政办主任潘夏苗介绍,“群众说事室”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发挥为民“贴心服务”的优势,开展矛盾调解,并且发挥了三大职能。
首先,用心倾听民声,说事室成了民情集装箱。社区每天至少安排两名干部听群众说事,听取群众反映具体诉求或提出意见建议。当群众遇到实际困难,或者有了要办的事项,有了矛盾纠纷,哪怕是“鸡毛蒜皮”之类的烦心事,都可到村里的“说事室”向干部诉说。“说事室”还设有“意见薄”或“意见箱”,群众对社区事务或党员干部个人有了意见建议,也可到“说事室”来提一提。
其次,用情办理民事,“说事室”成了民事办理站。群众“说事室”实行集中收集群众诉求,分类办理民生事项,对干部“听事”和“办事”明确细化了登记、梳理、交办、报告、反馈、销号、归档等工作流程,做到当天事、当天办,当场能够解决的立即办,一时解决不了的当天要及时梳理并向上报告,重要紧急事项立即报告,使群众意见和诉求得到快速向上级反映。推行“谁听事、谁跟踪、谁反馈”和“群众不满意不销号,群众不答应不归档”制度,将每个环节的办理纳入对干部的督查考核,让群众诉求件件有回复,诉求办理步步有督察,促进了干部服务群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大提高。
第三,用理化解纷争,“说事室”成了矛盾调处室。如今,大到村民的房屋拆迁,小到婆媳妯娌间的家庭琐事,但凡村民自己解决不了的事,都会找到“说事室”,来议一议、评一评,在和风细雨中化干戈为玉帛。
“暖心服务”赢得群众信任
“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小事不拖大、矛盾不出村”,三年的实践探索,“说事室”让以往基层社会管理诸多难题迎刃而解,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村民“说事室”设立以来,已累计接待群众800多人次,排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0余件,办理各类民生诉求200余件,收集各类建议意见30余件。四季青村目前整体呈现出和谐、稳定的局面,从昔日的上访大村变为今日的“零上访”。
残疾困难户钟铭先家中因电线老化失火,房屋被烧毁,无力建房。“说事室”接到求助后,村委会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对其一家进行了妥善安置,当场给予2000元的安抚费,后又多次派人慰问,村干部带头捐款3.8万元,为钟铭先一家修建了住房;月牙桥三湾道路坑洼不平,群众出行不便,反映到“说事室”后,村干部立即现场查看,积极筹措资金,当年完成了该路段的硬化,解决了该区域15户55人的出行难问题。自“说事室”成立以来,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通过“说事室”这一干群沟通平台,村两委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为群众服务中去。2013年6月投资12.3万元在西固巷、月牙桥、李家庄等小街巷安装路灯82盏,解决了486户1930人的夜间照明及安全出行问题;2014年9月和2015年4月,投资150余万元分两期修建月牙桥上下水管线1500米,解决了该区域121户、605人的供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村委会还每年开展“扶弱助残”活动,对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困难户进行慰问,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五号滩征地、钟家河高压电线电磁污染、各生产队被征地、租地款项分配等历史遗留上访问题,都是通过村民说事室接待登记、上报上级部门、统一安排部署后,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调研讨论并妥善处理解决的。百姓心中有杆秤,一件件事情,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有困难,找村上”已成为广大村民的心声。通过村民说事室这一平台,达到了消除怨气、平衡心态和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目的。
记者 刘超 实习生 张爱玲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