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理论频道 > 学者论范 正文
投稿

自贸区建设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2016-04-06 08:14:5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见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自贸区建设过程中的制度创新

  作者:颜玮 姬超

  要素投入是中国30多年来经济持续增长的保证。从20世纪80年代起,政府大力支持和引导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数量迅速增加,外资引进数量迅速增加,资本形成率迅速上升,充分的资本形成能力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前提。与此同时,通过对外开放,利用中国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外需市场,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以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融入世界分工体系。在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也保持了很强的适应性。30多年来,农业增加值比重已降至较低水平,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稳步增长,资本密集度稳步提升,第三产业无论在增加值还是承载就业方面都增势明显。此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仍未结束,客观上为我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增长创造了条件,也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了缓冲期,但显然无法像改革开放初期那样,继续依赖浅层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新常态下维持中高速经济增长,所能凭借的只能是深度开放,深度竞争,深度改革,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促进技术的深度进步以进一步释放增长潜能。在这一大背景下,自贸区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具有了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是有利于以开放促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自贸区是改革与制度创新的试验区,其核心是通过投资管理、服务业开放、金融、航运、贸易等多个层面的先行先试和全方位的制度创新,以开放促改革,培育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比如上海自贸区就肩负着在我国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的重任。

  其次是有助于以开放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东部沿海地区起步,由南向北,自东向西,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推进的。尽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速已连续多年快于东部,但区域差距依然较大。中西部地区之所以发展相对滞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开放不够,这些地区在开放层次、范围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等方面同东部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自贸区在深化对外开放的同时,将充分挖掘中国经济发展的腹地潜力,推动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上,有不少国家都在内陆地区设立自贸区,以促进内地开放发展,缩小内地和沿海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

  最后是有利于以开放促合作,探索跨地区联动与合作机制。目前,在全国各地存在很多跨省交界的双边或三角区域。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跨省交界各地往往缺乏协调,跨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不能合理配置,地区封锁和行政壁垒仍然存在,资源要素跨区域整合难度大,导致同质化发展,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通过自贸区建设,深化各地的对内、对外开放力度,形成跨区域的联动机制,将为全国其他类似地区探索一条合作发展的成功路子。通过自贸区建设探索区域协调的联动发展与合作机制,也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总体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可见,促进中国广大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打破行政区域壁垒,优化资源配置,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是一致的。

  自贸区建设是一个刚刚起步的工程,需要探索和总结的地方很多,从自贸区建设过程中反馈的各方面信息来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需要更为科学的规划与管理。总体而言,许多自贸区的土地规划仍然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一些地区更多站在自身的立场上制定和实施自贸区发展规划,忽视了自贸区与周边以及其他地区之间的依存关系,容易导致自贸区所在区域的地位和功能定位不准确,使得本来布局分散、职能单一的各个区域更加难以形成互补协调的良性循环。

  二是市级、省际的跨界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各个区域只能向中央单独争取优惠政策或扶持措施,不同地区的不同政策,势必形成区域之间发展的“洼地”,不利于区域的合作发展。最终导致区域之间缺乏一种合理的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机制,区域之间的产业难以合理布局。从全国整体来看,势必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

  三是自贸区内外差距过大,自贸区的辐射作用不强。在自贸区逐渐成为各地政府“宠儿”的同时,自贸区周边区域的发展却受到忽视。过大的区域差距一方面限制了自贸区辐射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自贸区配套设施和服务的供给,进而影响自贸区自身的长远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自贸区在未来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度供给。一是加强对自贸区的政策支持,完善要素保障。建议进一步落实完善有利于促进自贸区区域合作、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要立足自贸区为国家探索跨区域合作新模式的需要,积极研究支持自贸区发展的特殊政策。二是制订自贸区发展规则,践行以法为纲。尤其是要加快自贸区的公共服务建设立法,使自贸区辖区的政府行为和职权更加规范化。三是强化制度建设,激发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自贸区的推进是全方位的、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要挖掘和综合利用社会各界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参与。因此有必要建设完善法律制度,保障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在激发人民参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基础上,实现政府主导与多方有序参与的有机结合,上下互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形成自贸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闽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许昌学院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见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