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池县:“白色污染”绝迹循环经济惠农
春回大地,农民们正抢抓时机春耕。往年也是在这季节,在农村不少田头地畔,农民集中焚烧废旧地膜,整个川道烟雾迷蒙,气味刺鼻。
今年,放眼三月的二将川,天蓝云淡,农机在轰隆,人在忙碌,一副繁忙的农耕景象。废旧地膜都到哪儿去了?
3月31日,笔者带着疑问来到山庄乡尚湾村,在村民康彦军的地头上,康彦军正往地里撒肥,准备翻地覆膜。笔者问他:“地里的废旧地膜呢?”,康彦军笑了笑说:“废旧地膜都交到回收站了。”他指了指整个川地说:“你看,现在这方圆几里地,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再也看不到漫天飞舞的旧地膜了。”
华池县于2007年,引进旱作农业技术,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旱作农业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华池,全膜玉米现在不仅川台地全面覆盖,还“上山进沟”,向山塬、梯田进军,全膜玉米的成为华池县的“铁杆庄稼”。
和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同步,华池县在废旧地膜的回收利用上,也走出了一条循环生态路子,让“白色垃圾”变废为宝。
艾三红是山庄乡地膜回收站的负责人,在他的回收站里已经堆放了200多吨废旧地膜。他介绍说,在玉米种植集中的乡镇,由县农牧局负责设立回收站,农户把回收到的地膜运送到回收站,计量兑换新膜,回收站把旧地膜销售到县上的塑料加工企业。这样既实现了环境整治,消除“白色污染”,同时又为农户降低了种植成本,达到循环利用的双赢效果,有力保障了旱作农业的长足发展。
农户回收的废旧地膜越多,领回去的新膜就多。山庄乡上湾村的种粮大户鱼彦文,他一年要种近百亩全膜玉米,政府补贴给他的地膜不够用,他还得自己掏钱买。他说今年回收站大量回收废旧地膜,他把堆放在地畔几年的旧地膜都翻出来了,自己送去了20多吨废地膜,按新旧地膜13斤兑换1斤的比率兑换了新地膜。鱼彦文高兴地说,今年春上,他铺膜省了不少钱。
华池县在的循环农业的路上,探索的投资建办地膜回收企业,就地消化处理,逐渐形成农业部门引导,农户以旧换新,企业回收利用的模式,有力保障了山区县旱作农业技术的长足发展,今年全县回收地膜1100万吨,实现经济效益800多万。(通讯员 康小川)